农牧经济
韩畅, 张宇佳, 斯钦孟和, 仲怡, 武玲鑫, 陆鹏杰, 韩璐明, 薛志鹏, 张佳
现代农业.
2025, 50(4):
59-72.
作为我国春油菜主产区与重要农畜产品基地,内蒙古在“油瓶子多装中国油”战略中地位关键。文章基于2012—2023年内蒙古及12个盟市的宏观统计数据,采用数据分析法系统探究内蒙古油料作物整体生产特征,特别针对油菜生产的区域差异、发展潜力与现实困境进行了分析,并揭示油菜加工和市场推广难题,提出助力油菜产业提升整体效能的相应建议。结果表明:2012—2023年,内蒙古油料作物的播种面积与总产量呈现“波动中稳步上升”的整体态势,而油菜虽非主要作物,但其生产的持续稳定性具有重要价值,不仅能优化内蒙古油料作物种植结构、缓解单一作物依赖风险,还可支撑区域特色油料供给。从油菜生产发展区域差异看,内蒙古油菜籽产区分为4类,即核心区为呼伦贝尔市,潜力区为兴安盟、乌兰察布市等地,辅助产区为赤峰市、通辽市等地,极少种植区为乌海市和阿拉善盟。内蒙古油菜生产有三大潜力,即自然条件优越、种植技术成熟、政策支撑强;但种植环节存在种源基础薄弱、栽培技术落后等问题,在产业链延伸方面面临精深加工滞后、产业链协同弱、技术推广梗阻等问题。据此,提出加强育种等技术攻关,构建智慧农业生产系统;完善精深加工技术体系,健全设施设备;强化利益联结机制,加强品牌建设和国际合作;加强政府扶持力度,推动全产业链的技术推广;建立省级统筹、盟市联动机制,提升整体效益等具体举措,以期为内蒙古油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