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付达子, 熊怡萱, 畅倩, 王欢
							
							
								
								现代农业. 2025, 50(3): 21-31.
								
															
							
							
								
									提升县域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是推动超大城市成都实现农业现代化、乡村振兴的关键路径。文章基于2011—2022年县域统计数据,运用熵值法、Dagum基尼系数法、Kernel密度估计和空间Markov链等方法,对成都县域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区域差异及时空演变特征进行深入研究。研究表明:2011—2022年,成都县域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虽呈上升趋势,但不同功能分区发展不均衡,呈现“东部>南部>西部>北部”态势。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区域间差异是主要影响因素,部分地区间基尼系数均值超0.150,制约协同发展。从时空演变看,发展水平上升且动态分化明显,县域间绝对差距扩大,空间发展惯性强,跨类型转移难度大。据此,应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强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优化农业政策扶持,夯实要素支撑根基,深度赋能数字化农业发展,以此推动成都县域农业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