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第49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4-08-25
  

  • 全选
    |
    特稿
  • 杜富林
    现代农业. 2024, 49(4): 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内蒙古自治区围绕实现农牧业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全方位构建现代农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当前,牧区发展走到一个新的历史转折点,是继续维持边保护边超载过牧的低水平数量型发展模式,还是选择一条新型的能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水平质量型的牧区现代化道路,成为内蒙古牧区面临的重大抉择,这是能否充分发挥北方生态屏障功能和安全稳定屏障功能,保障绿色农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所要经受住的严峻考验,更是新时代赋予的历史性新命题。
  • 乡村振兴
  • 熊婉彤, 李琦, 文应鲜, 牟芝璇
    现代农业. 2024, 49(4): 9-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党对“三农”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而理性选择是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耦合关联的过程。文章通过对重庆市武隆区堰塘村的田野调查,从经济理性、生活理性、文化理性、生态理性和社会理性5个维度对其发展成效与困境进行了剖析,并指出堰塘村发展需要在经济、组织、人才、文化等方面通过统筹产业升级发展、聚用留育专业人才、激发农民主体意识、提升文化供给效能方面加以提升改进。
  • 吴杨伟, 张兴宇, 李晓丹
    现代农业. 2024, 49(4): 19-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新机遇。农村籍大学生对农村有着特殊情感,鼓励农村籍大学生服务乡村,既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又有利于乡村振兴。文章基于拓展的推拉理论认知,利用675份问卷数据,分析农村籍大学生服务乡村的意愿,检验服务乡村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农村籍大学生服务乡村意愿较高,但返乡就业意愿较低;服务乡村的家庭支持程度较高,人才观认知偏理性。农村籍大学生对农村发展前景、生活成本等农村拉力因素,对城市就业压力的感知、乡村就业政策的了解程度等城市推力因素,都显著增强了其服务乡村的意愿;对城市的生活工作环境、工资待遇、工作体面程度的感知等城市拉力因素,对农村的工资待遇、生活工作环境、工作体面程度的感知等农村推力因素,都显著抑制了其服务乡村意愿的生成。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等个体因素对农村籍大学生服务乡村意愿的影响呈现差异性,中间阻碍因素城乡文化差异抑制了农村籍大学生服务乡村意愿的提升。结合研究结论,提出加强高校教育指导、加强思政课程建设等提升农村籍大学生服务乡村意愿的对策建议。
  • 农牧经济
  • 郭瑞婧, 谢彦明, 刘帅诗, 郝峻锋, 黄思思
    现代农业. 2024, 49(4): 29-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家庭农场代表中国农业经营方式的主流方向,是粮食生产的中坚力量。文章基于云南省514份家庭农场调查数据,建立家庭农场资本禀赋评价指标体系,在运用熵值法、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家庭农场资本禀赋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二元Logit模型、Tobit模型分别探究各类资本禀赋对异质性家庭农场“趋粮化”的影响。研究表明:(1)家庭农场“趋粮化”程度较低。56%的农场种粮,种粮面积占比39.30%;综合资本禀赋得分0.337,各类资本禀赋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人力资本禀赋、金融资本禀赋、自然资本禀赋、物质资本禀赋。(2)综合资本禀赋对家庭农场“趋粮化”具有显著负向影响。金融资本禀赋具有显著负向影响,自然资本禀赋具有显著正向影响。(3)不同资本禀赋对异质性家庭农场“趋粮化”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据此,建议落实种粮补贴政策、完善土地流转和耕地用途监管体系,分类精准施策,促进家庭农场“趋粮化”生产经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 陈庆琳, 谢彦明, 张连刚
    现代农业. 2024, 49(4): 38-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农民合作社具有经济和社会的双重功能,是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组织载体。近些年农民合作社发展呈现显著的成员异质性变化,这种变化对合作社绩效的影响亟待深入研究。文章基于四川省宜宾市403个合作社的样本,分析了多维成员异质性对合作社经济和社会绩效的双重影响。研究表明:农民牵头人的返乡农民身份、家庭农场成员数以及成立基层党组织对农民合作社的经济绩效和社会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因此,鼓励和支持返乡农民自主创办合作社,支持“合作社+家庭农场”融合创新发展,促进“合作社+党支部”互嵌式发展。
  • 杨瑞铭, 刘宗柳, 王复基, 郑毓岚, 何玉生
    现代农业. 2024, 49(4): 45-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选取《厦门经济特区年鉴(2011—2022)》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方法,构建了厦门市城镇化与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劳动力资源、财政支农资金、农民可支配收入的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并对厦门市城镇化与农业经济协调发展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所得模型通过检验,表明模型对城镇化的解释能力较强,选取的各项指标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业产值、农林牧渔服务业、劳动力资源、财政支农对城镇化影响显著,是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渔业产值对城镇化有一定的解释作用,但对城镇化发展作用为负效应;牧业产值对城镇化发展影响不显著,说明目前牧业产能还比较低。为此,提出厦门应积极探索智慧牧渔业发展模式,加快渔业生产转型,稳步扩大现代水产养殖;精准规划生猪养殖规模,适度提高猪肉自给率等发展建议,为实现城乡融合发展、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合理参考。
  • 何逸馨, 麦强盛
    现代农业. 2024, 49(4): 56-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风险信息愈发透明的市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破险而立,成为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力量。文章基于第三方数据平台搜集整理的11 760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风险警示信息数据,研究不同类型风险警示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存时间的影响。研究表明:(1)监管风险、司法风险、经营提醒警示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延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生存时间;(2)风险警示对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延长生存时间具有较强的正向促进作用,对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影响稍弱;(3)处于更高密度关联关系中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风险警示对其延长生存时间的促进作用会减弱。因此,监管部门应利用好第三方平台的风险警示功能,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时、高效整改,提升其发展质量,延长经营寿命。
  • 马明, 冯一丹, 何颖, 宋祎
    现代农业. 2024, 49(4): 64-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定量分析安徽省耕地多功能时空分异格局及其变化特征,揭示相关影响因素,对保障粮食安全、推进耕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熵值法、GIS空间可视化分析、灰色关联度法等方法,对安徽省2000—2020年耕地多功能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开展研究。结果表明:(1)耕地各功能变化趋势不尽相同,粮食生产、经济贡献功能逐年提升明显,生态维护功能、社会保障功能却逐渐呈现下降趋势;(2)耕地多功能空间分布差异明显,粮食生产功能高水平区分布在皖北平原地区,经济贡献功能高水平区主要分布在皖北平原和皖南山区南部,生态维护功能高水平区位于沿江平原,社会保障功能高水平区则主要位于沿江平原与皖南山区;(3)主要影响因素从人均耕地面积、土地垦殖率等自然地理条件向城镇化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业机械化总动力等社会经济和农业技术条件转变。研究结果力求为安徽省制定区域差异化、多元化的耕地保护与利用政策提供重要理论支持。
  • 付昕雨, 李业荣, 段菊英
    现代农业. 2024, 49(4): 72-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探究地区农业生产效率的动态演进趋势、分析区域差异对促进区域农业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别采用超效率SBM模型、核密度估计法与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对2008—2022年山东省16个地市农业生产效率的动态演进特征及区域差异来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期内,山东省总体农业生产效率逐年上升,在空间上呈现鲁中>鲁东>鲁西北>鲁西南的空间格局;总体差异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区域间差异是构成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据此,提出制定差异化的农业发展策略、缩小区域内和区域间差异的优化措施,以期提升山东省总体农业生产效率水平,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 祝贺缤
    现代农业. 2024, 49(4): 81-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探索农民专业合作社返贫阻断效应,对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文章以2014、2016、2018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库中我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农村家庭数据为研究样本,建立双重差分模型,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返贫阻断效应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设立对农村家庭经济水平的提升具有显著效果,能起到返贫阻断的作用;不同地理空间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返贫阻断效应有所差异,农民专业合作社对非民族地区和非边疆地区农村家庭收入改善的影响更加明显,而对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并没有显著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对返贫阻断的作用机理主要体现在精减农业经济收入来源和提升农户生活幸福感上。因此,要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得到更广泛的发挥,政府需注重完善边疆、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并试图建立跨区域合作机制,同时引导农民生产经营向优势产业集中发展,充分调动农民的主观能动性。
  • 孙培蕾, 焦小玲
    现代农业. 2024, 49(4): 90-9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农业韧性是影响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因素之一,立足我国农业发展实际,探究农业产业集聚能否提升农业韧性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我国2011—2020年省域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门槛效应模型及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韧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韧性的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作用效果在非粮食主产区更为明显;在研究期内,农业产业集聚主要通过提高抵御风险恢复能力以及重构创新能力来提升韧性水平。受数字普惠金融、人力资本影响,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韧性的提升作用呈现非线性特征;进一步分析发现,农业产业集聚不仅提升本地的农业韧性水平,还能更大程度地提升邻近地区的农业韧性。因此,要鼓励各地区因地制宜、分区施策,创造有利的农业发展外部条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全方位、多层次地提升我国农业韧性,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 刘美玲, 任秀峰
    现代农业. 2024, 49(4): 100-1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农业高质量发展是云南省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加速构建特色农业强省,促进农村金融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文章采用熵值法测算了2010—2022年云南省16个州市的农村金融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综合评价值,结合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出各地州市2个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情况,提出促进云南省农村金融与农业现代化高效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为推动云南省农业农村的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奠定坚实基础。
  • 陆斌, 史子龙, 高光兵, 高峰, 樊帅, 那庆, 杨莉, 刘重阳
    现代农业. 2024, 49(4): 107-1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我国经济发展历程来看,工业反哺农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转型的现实需要。工业作为承上启下的核心产业,其实力的强弱体现反哺能力的大小。反哺路径适合与否,也反映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联动效益。因此,研究工业反哺农业的路径模式,对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工业和农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农牧业资源和工业资源丰富,工业反哺农业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如何发挥工业反哺农业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文章通过剖析我国几种工业反哺农业模式的特征,根据乌审旗工业反哺农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其现行路径,从就业反哺、制度反哺、产业反哺方面提出相应建议,以期进一步优化乌审旗“二产带一产,工业反哺农业”的路径选择,刺激一、二产业融合发展,扩大三产消费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