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阅读排行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医院管理统计
    杨蕾, 刘硕, 马先莹
    中国医院统计. 2025, 32(1): 1-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253.2025.01.001
    目的 分析肺癌手术患者住院费用内部构成及变化,探讨住院费用主要影响因素,预测住院费用的趋势, 为降低肺癌患者住院医疗负担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收集某三甲医院2018—2022年肺癌手术患者住院病案首页信息; 运用新灰色关联与结构变动度分析法,研究住院费用内部结构变化以及相互间关联程度;通过单因素分析、多元线性回 归分析探讨住院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运用GM(1,1)模型预测2023—2025年住院费用。结果 (1)2018—2022年该 院肺癌手术患者住院次均费用逐年下降,年均降低6.67%;(2)药品类、诊断类和手术治疗类是住院费用结构变动的主 要因素,累积结构变动度为33.76%,累积贡献率为86.23%;(3)关联度排名前3位的依次是材料类(0.952)、综合医疗 服务类(0.843)、诊断类(0.697);(4)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越高、并发症/伴随症个数越多、医疗付款方式为城镇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住院天数越多是肺癌手术患者住院费用增高的影响因素(P<0.05);婚姻状态为丧偶与离婚、急诊 入院是肺癌手术患者住院费用降低的影响因素(P<0.05);(5)GM(1,1)模型预测住院费用未来3年会进一步下降。 结论 该院肺癌手术住院费用控制有所成效,在控制药类费用方面成效显著,体现医护人员劳务价值的手术治疗类费用 提升,诊断类、材料类费用是该院下一步控制住院费用的抓手;临床可通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科学减少住院天数进 一步降低肺癌手术患者住院费用。应采取综合措施优化患者住院费用构成,强化对可控因素的管理,降低肺癌手术患者 住院医疗负担
  • 医院管理统计
    潘友亮
    中国医院统计. 2025, 32(1): 14-1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253.2025.01.003
    DIP(按病种分值付费)和DRG(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支付模式的引入,标志着我国医保支付方式由 传统的“后付费”向“预付费”模式转变,对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和预算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分析了DIPDRG支 付改革对医院财务管理、病案管理、成本核算及信息系统等方面的影响,指出其促进了医院管理模式的系统性变革;其 次,基于流程管理理论,探讨了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路径,重点包括预算管理制度的完善、预算目标的明 确、预算管理流程的优化以及预算监督与评价机制的建立。通过调查和梳理相关文献,本文提出了针对DIPDRG支付 改革特点的预算管理体系优化策略,旨在提升公立医院在新支付模式下的运营绩效和财务管理水平,促进医院的高质量 发展
  • 医疗数据统计
    霍康明, 崔明湖, 张中文
    中国医院统计. 2024, 31(6): 401-40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253.2024.06.001
    目的 评估精神分裂症与药物滥用和酒精使用障碍的因果效应,明确疾病与行为之间的因果关联,为改进临床治疗、改善预后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案。方法 使用精神分裂症、药物滥用和酒精使用障碍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的汇总统计数据,在满足孟德尔随机化工具变量三大假设的条件下,剔除具有混淆因素的工具变量,并对数据进行方向协同处理。以逆方差加权法为主要分析方法,加权中值法、MREgger法、简单模式和加权模式为补充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运用 CochranQ检验、MR-Eggerintercept分析和 leave-one-out法进行敏感性分析,检验其异质性和多效性,评估结果的稳定性与可靠性。结果 为排除弱工具变量影响,使工具变量与暴露强相关,采用比以往研究的 P值阈值(5×10-8 )更严格的 P值阈值(5×10-10 ),共纳入 64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作为工具变量。逆方差加权法估计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药物滥用的风险(OR)是一般人群的 1.19倍(95% CI:1.126~1.261,P=1.499×10-9 ),其他 4种分析方法的结果也表明精神分裂症会增加药物滥用的风险。对于精神分裂症与 2组酒精使用障碍的数据,逆方差加权法评估精神分裂症患者患酒精使用障碍的风险(OR)分别是一般人群的 1.17倍(95% CI:1.105~1.239,P=7.398×10-8 )和 1.13倍(95% CI:1.072~1.187,P=3.124×10-6 )。加权中值法、简单模式和加权模式的评估结果同样为精神分裂症会增加酒精使用障碍的风险提供了证据。结论 精神分裂症与药物滥用和酒精使用障碍存在正向因果效应,为后续的临床研究提供了重要思路和依据。
  • 综 述
    张正, 张莉芳, 刘彦廷, Mridul Roy, 路平, 张敏
    中国医院统计. 2024, 31(5): 393-40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253.2024.05.014
    2024年 2月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的研究团队在《临床医师癌症杂志》(CA:ACancerJournalforClinicians)发布《2022全球癌症统计报告》。该报告涵盖来自全球 185个国家和地区的 36种癌症最新发病和死亡数据,并对 20个地区 10种主要癌症的发病率趋势、影响因素以及全球癌症防治前景进行分析,基于全球人口趋势预测 2050年沉重的癌症负担,强调癌症防控投入的迫切性。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医院团队对该报告进行了梳理,结合中国主要癌症的流行趋势与疾病负担对该报告进行简要解读。
  • 医疗数据统计
    王吉付, 李志国, 张宇, 赵圣文, 胡乃宝, 魏飞
    中国医院统计. 2024, 31(6): 419-42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253.2024.06.004
    目的 分析 2021年中国死因监测系统监测点收集的恶性肿瘤流行特征,掌握我国居民恶性肿瘤寿命损失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并估计 2021年中国恶性肿瘤疾病负担情况。方法 以不同年龄和性别分组,用 Excel2021和SPSS26.0软件分析我国居民的恶性肿瘤死亡率和潜在减寿年数。结果 2021年我国死因监测系统中恶性肿瘤死亡率为 164.2/10万,中标率为 156.7/10万。潜在减寿年数和死亡率均为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及食管癌位列前 5位。2021年,我国居民因癌症死亡所造成的潜在减寿年数共计为 4575932人年,给全社会带来 3705.4亿元 GDP损失。结论 我国恶性肿瘤负担依旧较重,恶性肿瘤负担的地区差异、年龄差异和性别差异明显,完善癌症防治体系、推动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等措施,对于降低恶性肿瘤负担至关重要。
  • 住院统计
    林锐维
    中国医院统计. 2024, 31(6): 425-42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253.2024.06.005
    目的 分析 2016—2022年某三甲综合医院住院死亡病例主要病种构成,为医院进一步降低病死率提供依据。方法 从某三甲综合医院的电子病历系统中提取 2016年 1月 1日—2022年 12月 31日住院患者的姓名、性别、年
    龄、出院诊断、疾病编码等病案首页数据,以国际疾病分类 ICD10为标准,运用 Excel2016和 SPSS25.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6—2022年间,死亡人数 3777,病死率 1.14%,其中男性病死率(1.60%)比女性(0.73%)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 2=564.778,P<0.001)。随着年龄的增长,病死率逐渐升高,其中 90岁及以上的病死率最高(5.09%),70~79岁年龄段的死亡人数最多。死因顺位排名前3的分别是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结论 关注男性群体和老年群体的健康状况,加强健康知识宣传。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是主要的死亡因素,应加强相应科室的人才建设和技术创新,降低病死率。
  • 医疗数据统计
    周会珍, 王国文, 孟献萍, 阮玲萍
    中国医院统计. 2025, 32(1): 39-4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253.2025.01.007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衰竭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患者非计划再次气管插管的危险因素,并基于独立危 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以分析危险因素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9月至2023年8月在我院住院接受HFNC治疗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198例,根据患者有无非计划再次气管插管分为再插管组(n=37)和无再插管组(n=161),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独立危险因素,并基于回归分析法构建风险预测模型,采用患者工 作特征曲线、校准曲线检验模型预测效能。另选取2023年9月至2024年6月就诊的85例患者作为验证集,采用验证集 数据绘制ROC及校准曲线对模型的预测效能进行外部验证。结果结果显示,年龄、吸烟史、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 况评分Ⅱ、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分泌液残留量、氧流速设置高、合并慢性肺疾病是急性呼吸衰竭HFNC患者非计划再次气 管插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其曲线下面积为0.878,模型的区分能力良好。校准曲线的平 均绝对误差为0.015,校准曲线贴合理想曲线,表示模型具有较好的校准性能,模型较为可靠稳定。验证集POC曲线和 校准曲线结果良好,提示模型具有较好的外部预测效能。结论急性呼吸衰竭HFNC患者发生非计划再次气管插管受 年龄、吸烟史、APACHEⅡ评分等危险因素影响,基于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预测性能良好,可为临床上预 防非计划再次气管插管,合理分配医疗资源提供依据。
  • 医疗数据统计
    初天慈, 孙聪, 花琛, 靳晓翔, 王潇悦, 胡乃宝
    中国医院统计. 2025, 32(1): 19-2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253.2025.01.004
    目的分析烟台市二、三级医院医疗服务空间布局现状,为医疗资源进一步建设规划、提高居民医疗服务 可获得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烟台市二、三级医院为中心,根据GIS网络分析模型、泰森多边形等方法计算医疗服 务实际覆盖情况。结果烟台市三级医院平均服务居民点30.15个,平均最短就医距离10.19km,15min范围能够覆盖 80.36%的居民点。二级医院平均服务居民点15.87个,平均最短就医距离4.28km,30min范围内基本连接各区县交界 处,60min服务范围覆盖全市。结论有关部门应重视二、三级医院医疗服务空间弱势区域,改善三级医院服务区条块 分布现状,促进医疗资源合理分布,形成空间发展新格局。
  • 医疗数据统计
    邓伟, 曾艳, 邓涛, 蔡爱球, 李小云
    中国医院统计. 2025, 32(1): 31-3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253.2025.01.006
    目的构建机器学习术中输血预测模型,指导临床用血策略,推动临床麻醉信息化建设。方法回顾性 收集吉安市某医院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择期手术患者与输血可能相关的特征,基于Python、R语言、SPPS进行数 据分析,并经logistic回归、lasso回归和Boruta算法进行特征筛选,结合边界合成少数类过采样技术(BorderlineSMOTE)与去除过近样本对的欠采样技术(TomekLinks)算法平衡数据集构建12个基础模型,选取最终模型并通过SHAP值进行模 型解释。结果研究最终纳入12906例患者,年龄、术前血红蛋白、白蛋白、手术时长、术中失血量、ASA分级、体质量被 选为最终特征,结合梯度提升决策树、BorderlineSMOTETomekLinks构筑预测模型,曲线下面积为0.955,召回率0.947, 特异性0.932,精确率0.365,准确率0.925,阴性预测值0.997,F1分数为0.527;平均准确度0.700;基于流光框架构建了 一个在线应用程序。结论研究构建了一个简单、便捷、准确、可解释的术中输血风险预测模型,为推进智能化麻醉术前 评估提供了理论依据
  • 医疗数据统计
    甘妮
    中国医院统计. 2025, 32(1): 58-6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253.2025.01.010
    目的基于BP神经网络法构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吞咽障碍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2024年6月在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313例COPD患者,其中发生吞咽障碍58例。采用SPSS以倾向性评分匹配,以性别、同年龄(±3)、同MBI(IBM)(±1)作为匹配因素,其中13 例吞咽障碍患者未找到匹配对象,40例无吞咽障碍患者临床资料缺失,最终纳入吞咽障碍发生组45例,无吞咽障碍发生 组155例。使用调查表和问卷对患者的一般资料等进行收集,使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有意义的影响因素,基于BP神经网络法构建COPD患者吞咽障碍的预测模型。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史、营养状况、缺损牙齿颗 数、用食是否集中注意力、进食的姿势、二氧化碳分压、用药种类、呼吸的困难程度、疾病的严重程度是COPD患者吞咽障 碍的影响因素(均P<0.05)。BP神经网络构建时,建模集预测的准确率为88.10%,而验证集预测的准确率为89.40%, 模型的AUC(AUC)为0.926(95%CI:0.892~0.966),敏感度为80.00%,特异度为90.30%,约登指数为0.703,其中,呼吸 困难程度(100.00%)、疾病严重程度(91.80%)、牙齿缺失(74.60%)是自变量重要性排序前3的影响因素。结论基于 BP神经网络法构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吞咽障碍的预测模型拟合性能良好,可以为临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综 述
    周秀芝, 刘俊杰, 石德文, 林林
    中国医院统计. 2025, 32(1): 74-8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253.2025.01.013
    目的对我国医养结合研究文献进行分析和总结,为我国医养结合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方法 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收录的国内核心期刊文献为数据源,利用CiteSpaceExcel软件对2014-2024年我国医养结合研究的发文量、作者、研究机构和关键词等进行分析。结果我国医养结合研究发文量总体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从事医养结合研究的团队集中在各高校和科研院所,且涌现出多位高产作者;在区域分布上多集中于北京、上海、南 京、浙江、武汉等经济发达地区;但机构和作者间缺乏合作,尚未形成权威性的研究机构和作者;我国医养结合领域的研究涉及医养结合的服务主体、服务内容、服务对象和服务模式等多方面的内容;结合关键词聚类和突现词分析显示,我国医养结合领域大体分为医养结合研究的主要阶段(2014-2017年)、反思阶段(2018-2020年)和深化阶段(2021-2024年)3个阶段。结论我国医养结合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且学界对医养结合领域的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但缺乏权威性的研究机构和作者。
  • 医疗数据统计
    章晓峰, 俞春生, 刘虎, 李智豪
    中国医院统计. 2025, 32(1): 24-3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253.2025.01.005
    目的 探讨胫骨骨折切复内固定术(ORIF)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开发个体化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验 证。 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180例进行ORIF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 分析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情况。经lasso回归初筛胫骨骨折ORIF后切口感染的潜在预警指标;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 归分析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构建个体化列线图预测模型;Hosmer-Lemeshow检验、校准曲线、决策曲线评价个体化 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拟合优度、校准度及临床适用性;绘制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图。另选取2022年10月-2024年5月我院收治的180例进行ORIF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外部验证。结果 180例进行ORIF治疗的胫骨 平台骨折患者中发生切口感染38例,发生率21.11%,其中深部感染14例(7.78%),表浅感染24例(13.33%)。与未感 染组相比,感染组体重指数高、手术时间长,吸烟、糖尿病、开放性损伤、ASA分级ⅢⅣ级占比高(P<0.05)。体重指数、 吸烟、糖尿病、开放损伤、ASA分级、手术时间是胫骨平台骨折ORIF后切口感染的潜在预警指标。体重指数、吸烟、糖尿 病、开放损伤、ASA分级、手术时间是胫骨平台骨折ORIF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Hosmer-Lemeshow检验(χ2=3.998, P=0.857)提示个体化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拟合优度较高,校准、决策曲线提示校准度高,临床净收益好。ROC曲线发现, AUC为0.918,95%CI为0.868~0.954,灵敏度81.58%,特异度88.73%,提示该个体化列线图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效 能。外部验证发现,通过建模组数据建立的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一致性。结论 本研究基于体重指数、吸烟、 糖尿病、开放损伤、ASA分级、手术时间构建的个体化列线图预测模型能够有效预测胫骨平台骨折ORIF后切口感染的 发生情况,有助于减少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和良好预后。
  • 疾病分类
    陈美玲, 李磊, 王佳静, 马静, 王中菲, 万钢
    中国医院统计. 2024, 31(6): 457-46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253.2024.06.011
    目的 依据费用结构对住院患者的病种进行分类,为控制医疗成本和优化医疗收入结构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 2023年 1月至 2024年 6月住院患者病案首页信息,提取住院费用明细,以出院主要诊断的 ICD-10疾病诊断编码为病种划分依据,使用 K-means聚类分析将各病种按照费用结构进行分类,分析各类别病种的费用结构特点。结果 基于费用结构将患者病种分为 4类,1类病种是耗占比较高的疾病分类,主要包括肾积脓、输尿管结石和不稳定性心绞痛等病种;2类病种诊断类费用占比最高,主要包括其他和未特指的肝硬变,酒精性肝硬变、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不伴有 δ因子)等病种;3类病种各项费用占比较均衡,主要包括泌尿装置的安装和调整、未特指的肝恶性肿瘤、医疗性流产(无并发症)等病种;4类病种药占比相对较高,主要包括其他特指的医疗照顾、慢性肝衰竭、肿瘤化学治疗疗程等病种。结论 耗占比或药占比高虽有病种本身治疗要求的原因,仍需从采购、使用和管理等多个环节入手降低费用,以实现医疗费用的有效控制和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
  • 卫生调查
    陈卓, 杨逢柱
    中国医院统计. 2025, 32(2): 151-15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253.2025.02.013
    目的基于OLS回归构建医疗精神损害赔偿模型,以分析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中的精神损害赔偿的影响因素。 方法以830例医疗损害纠纷案件为研究对象,通过方差分析将相关因素纳入OLS回归分析,构建线性回归模型。 结果:医疗精神损害赔偿模型显示,“地区”中的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与精神损害赔偿负相关(P<0.05),医院责任、主张赔偿额和伤残等级与精神损害赔偿正相关(P<0.05)。 结论:医疗精神损害赔偿模型简单,指标简化,方便审判员进行数据参考,有助于医疗纠纷的诉前解决,进一步发挥人民调解在医患纠纷中的作用。
  • 医疗数据统计
    张可昕​, 彭忠英, 褚闻来
    中国医院统计. 2024, 31(6): 414-41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253.2024.06.003
    目的 通过分析妇科 DRG病组负差额病例住院费用的内部构成及相关性,为医院优化费用结构、实现精细化管理提供决策参考。方法 收集某三甲医院 2023年度妇科病例数大于 100例所在 DRG组(共 13组)的医保年终清算数据,采用结构变动度法分析住院费用内部构成的变动情况,并通过新灰色关联分析评估各细分费用与住院总费用的关联程度。结果 8951个病例中负差额占比 50.2%,各 DRG组中负差额病例占比超过 50%的共有 8组。结构变动度最高的 3个组分别是 NZ13(女性生殖系统其他疾患,伴一般并发症与合并症组)、NB13(女性生殖系统重建手术,伴一般并发症与合并症组)、RE13(恶性增生性疾患的化学和/或靶向、生物治疗,伴一般并发症与合并症组)。各组中检查检验费贡献率均较高,其次是手术费。各项住院细分费用与均次住院费用的关联度排名前 3的依次为手术费(0.744)、检查检验费(0.743)和药品费(0.712)。结论 应关注手术项目收费,合理进行检查检验;科学管控药耗占比,合理调整费用结构;规范病案首页质量,优化临床路径,通过多种措施减少负差额病例的发生。
  • 综 述
    孔德晨, 杜伟, 姜楠, 杜清
    中国医院统计. 2024, 31(6): 467-47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253.2024.06.013
    在“健康中国”战略的大背景下,对我国健康服务生产效率进行测量和分析至关重要。为了深入探讨影响健康服务生产效率的多种因素,对国内外已有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整理与分析。通过综合评述健康服务生产效率的测算现状、影响因素以及研究方法,本文揭示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挑战,为更准确地评估健康服务生产效率、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以及提升服务水平提供坚实的文献支持和理论依据。
  • 基础理论与方法
    岑鸿蕾, 赵雅烨, 叶俊杰, 马小红, 王锐, 覃泽臻, 莫志杨, 李峤, 唐咸艳
    中国医院统计. 2025, 32(2): 81-8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253.2025.02.001
    目的 加权综合反距离加权插值(IDW)、普通克里金插值(OK)和薄板样条插值(TPS)等多种单一空间插值模型的插值结果,拟合空间插值集成模型,为综合评估疾病的空间分布特征提供新思路与新方法。方法 以广西肝癌死亡数据为例,首先采用 IDW、OK和 TPS插值模型分别估计广西各县区的肝癌死亡风险,比较不同单一插值模型的估计偏差均值(MPE)、估计偏差均方根(RMSE)、拟合优度(R2 )和插值图拟合平滑性。随后,基于各模型的 RMSE生成权重,线性加权各单一插值模型,拟合集成插值综合模型,综合评估广西各县区肝癌的死亡风险。结果 IDW、OK和 TPS插值模型的结果不一致,模型各有优劣。MPE由小到大为 TPS(0.002)、OK(0.004)和 IDW(0.020),准确性 TPS优于 OK;RMSE由小到大为 OK(0.349)、TPS(0.362)和 IDW(0.390),变异性 OK优于 TPS;R2由大到小为 OK(0.47)、TPS(0.44)和 IDW(0.37),拟合精度 OK优于 TPS。集成插值综合模型综合了各模型的优势,克服了单一模型拟合的不稳定性,其 MPE为0.005、RMSE为 0.352、R2为 0.43。结论 IDW、OK和 TPS插值模型在插值估计疾病空间分布特征方面各有所长,但不同单一插值模型间的插值结果存在一定差异性。集成插值综合模型加权综合了多种模型的结果,消除了单一插值模型拟合结果的片面性和不稳定性,权衡了模型间的优劣,实现了模型间的优势互补,更能综合稳定地揭示疾病的空间分布特征。
  • 综 述
    高梦瑶, 刘涛, 苏维强, 丁淑婷, 张震, 杨彬, 孔雨佳
    中国医院统计. 2024, 31(6): 473-48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253.2024.06.014
    目的 通过对癌症预后预测模型相关研究进行计量学统计及可视化分析,梳理近 10年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为癌症预后预测模型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 以 WebofScience、PubMed以及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为中英文检索源,基于 CiteSpace、VOSviewer软件及 R语言 bibliometrix包对 2013-01-01—2024-06-15期间中英文检索源中发表的关于癌症预后预测模型的文献进行分析和可视化图谱的绘制。结果 通过 CNKI数据库检索,共获取 1341篇中文文献,经过去重后,保留 1322篇有效文献。通过 WOS和 PubMed数据库检索,分别得到 2069篇和 3284篇英文文献。经合并与去重处理后,英文文献总计保留 4908篇有效文献。2013—2024年总体发文趋势呈上升状态,英文文献发文量最多的国家为中国(2270篇),发文量最多的机构为复旦大学(268篇),而中文文献发文量最多的机构仅 5篇。发表中文文献最多的作者是王德斌(5篇)、柴静(5篇)和刘洋(5篇),发表英文文献最多的作者是 WangWei(24篇)。中英文文献高强度突现词均为乳腺癌(中文突现强度:8.95,英文突现强度:11.06),聚类结果显示结直肠癌、膀胱癌、前列腺癌、机器学习等的相关研究较为突出。结论 癌症预后预测模型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关注,涵盖更多的癌症类型和更丰富的研究方法,机器学习算法被更多的使用,而列线图将结果可视化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在癌症预后预测领域的应用有望成为具有潜在前景的研究方向。国家、机构和作者间的普遍合作关系尚未建立,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合作以实现学术的深度交融。铁死亡和铜死亡的抑癌机制得到更多关注,具有广阔的临床研究前景。
  • 住院统计
    蔺展, 马跃申, 杨凤昆, 张峻峰, 鲜伊丹, 刘萱, 黄慧杰, 张晓燕, 董静然, 崔壮, 宋振, 李长平, 高挺之
    中国医院统计. 2025, 32(2): 130-13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253.2025.02.009
    目的了解DRG支付改革政策实施前后天津市糖尿病患者住院情况及其费用构成变化趋势,分析DRG政策改革成效及可能存在的问题。方法基于2021—2023年天津市DRG实施前后医保结算数据,采用结构变动度(degree of structure variation,DSV)、灰色关联(grey correlation analysis,GRA)和中断时间序列(interrupt time series,ITS)分析,研究DRG政策对糖尿病患者住院情况及费用的影响。结果相比改革前,改革后糖尿病住院患者急诊入院率上升(P<0.001),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综合医疗服务费、药品费、卫生材料费以及个人负担均降低(P<0.001)。DSV和GRA分析结果显示,影响糖尿病患者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是检查费、化验费、综合医疗服务费和药品费。ITS分析结果显示,DRG改革后患者次均住院费用平均下降281.50元(P<0.001),月增长速度由改革前56.15元逆转为-42.51元(P<0.001),个人负担降幅增加(P<0.001)。除检查费外,各项住院费用构成增长趋势均逆转(P<0.001)。其中综合医疗服务费降幅最大,月增长速度由改革前21.68元逆转为-17.23元(P<0.001),其次为药品费、化验费和卫生材料费。结论天津市DRG支付方式改革成效显著、降本增效成果明显,有效降低了患者经济负担。但急诊入院率的升高和仍不合理的费用结构,提示DRG改革仍需进一步优化。
  • 医疗数据统计
    姚莉莉, 徐锦龙, 任柳芬, 马卫成, 李娇, 唐梓椋
    中国医院统计. 2025, 32(2): 104-11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253.2025.02.005
    目的 系统评价达格列净对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糖脂代谢影响。方法 检索达格列净对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糖脂代谢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RCTs),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评价研究质量,并使用 RevMan5.4.1进行评价。结果 纳入 23项研究,共 2107例患者。Meta结果显示:对血糖的影响,与对照组比较,达格列净明显降低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 HbA1c、FBG、PBG、HOME-IR,明显提高 HOME-β,但对 ΔFIns影响不大;对血脂的影响,与对照组比较,达格列净明显降低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 TC、TG、LDL-c,明显提高 HDL-c;对血压的影响,与对照组比较,达格列净明显降低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 SBP、DBP;另外,与对照组比较,达格列净可明显降低 BMI,且 ADR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达格列净可显著改善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糖脂代谢,且安全有效,但鉴于纳入研究有一定的局限性,还仍需设计良好的大规模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来验证。
  • 教育教学研究
    张莉, 刘海霞, 张燕, 聂建晓, 侯静, 孙红卫
    中国医院统计. 2025, 32(1): 70-7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253.2025.01.012
    目的提高医学研究生多元统计分析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以适应医学数据增长对未来医学从业人员统计分析方法掌握的需求。方法综合利用文献资源,从多个层次分别建立计算机模拟案例库、数据分析结构化案例库和医学应用开放式案例库,采用“课堂模拟案例库演示+课堂及课后结构化案例引导+课后开放式案例拓展”的方式,并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案例库的应用和实施,同时采用形成性评价。结果通过模拟实验案例,促进学生对多元统计方法理论的理解与应用能力;通过结构化案例库,提高学生统计分析能力;通过开放式案例库,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统计知识解决复杂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案例库的应用和实施中,学生通过提前准备案例、课堂讨论和课后完成报告等方式,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教师通过形成性评价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问题。结论不同层次的案例库相辅相成,通过这种教学方式系统地培养学生达到学习目标,提高医学研究生利用多元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素质。
  • 住院统计
    曾添福, 吴巧莉, 童霄毅, 马戈
    中国医院统计. 2025, 32(2): 136-13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253.2025.02.010
    目的回顾分析某三级综合性医院住院死亡病例,以了解和掌握近年来某院住院病人的死亡情况及其原因,为医院提供科学合理的管理依据。方法收集某三级综合性医院2021-2023年住院死亡病例,从年龄、性别、科室、死亡疾病诊断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医院2021-2023年死亡病例819例,总住院病死率0.58%,男女比例1.96:1,60岁及以上占比82.42%,死亡科室主要以ICU、心血管内科、呼吸科、神经外科为主,疾病前3位为肿瘤、循环系统及呼吸系统疾病。结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重,肿瘤、循环系统及呼吸系统疾病成为本院住院死亡的主要原因,老年患者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
  • 医院管理统计
    孙晓玮, 王智婷, 翟玉霞, 张娜娜, 宋峰峰, 赵素青
    中国医院统计. 2025, 32(2): 118-12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253.2025.02.007
    目的 分析新医改背景下滨州市某公立医院门急诊费用和住院费用结构变动情况,为进一步落实医改政策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 2013—2022年滨州市某公立医院门急诊及住院费用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和结构变动度分析各项指标。结果 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显示,2013—2022年门急诊费用中关联度前 3位分别是药费、
    检查费和化验费;住院费中前 3位分别是药费、卫生材料费和检查费。结构关联度分析结果显示,药费在门急诊和住院费用的变动贡献率均最大,并且呈负向变动。结论 新医改背景下,药费控制初见成效,然而检查费和卫生材料费呈现上升趋势,并且占比较高,需要引起重视;技术服务费逐年增长,但比重仍然较低。
  • 医院管理统计
    付子英, 张君
    中国医院统计. 2024, 31(6): 453-45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253.2024.06.010
    目的 探讨 DRG支付方式中"次诊多编"行为产生的原因,分析这种行为对医保支付产生的影响,提高医疗机构对此问题的认知和重视,并从医院管理和医保监管两方面来寻求针对性的解决办法。方法 通过比照病案填报信息和 DRG入组结果,对随机抽取的医保结算清单进行质控,对涉及到高靠分组获得了更多医保支付的病案进行理论研究,梳理“次诊多编”行为产生过程,对深层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被质控的医保结算清单涉及“次诊多编”问题的数量较多,高靠分组导致医保多支付金额较高,综合性医疗机构此类问题更加凸显,但是现有的监管手段收效不佳。结论解决“次诊多编”问题的关键点,一方面是院内加强培训管理;另一方面是解决医疗机构实际问题,引导正确方向。
  • 医院管理统计
    王琤, 马起龙, 韩雪馨, 周世豪
    中国医院统计. 2024, 31(6): 441-44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253.2024.06.008
    目的 探讨公立医院医护人员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以期为提高公立医院的应急能力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山东省某公立三甲综合医院与公共卫生关系紧密的7个科室 33个病区的 593名医护人员,通过问卷星网络平台进行问卷调查。为提高可比性和更准确地评估整体表现水平,本研究将得分转换为等级,从而分析公立医院医护人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结果 该公立医院医护人员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演练、应急培训及应急处置方面的参与率为45.14%,合格率为 58.40%,均处于较低水平。其中未参与此类活动的医护人员合格率仅为 40.78%,与参与活动的合格率 79.8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三方面的总体得分率为 56.11%,表明应急能力水平较低,平均得分为(2.81±0.88),低于合格分(P<0.001)。医护人员应急能力得分率 73.36%,处于中等水平。3个维度中,应急救援能力得分率最高(75.34%),个人应急态度次之(73.52%),应急知识掌握能力最低(65.23%)。结论 该公立医院医护人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应急实践活动参与度、应急知识掌握能力、个人监测预警能力、心理健康方面还有待提高。建议强化医护人员应急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培训、完善监测预警体系、提高医护人员心理干预能力。
  • 疾病分类
    蒋春燕, 秦坤龙, 叶海林
    中国医院统计. 2024, 31(5): 374-37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253.2024.05.010
    目的 探讨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的 ICD-10编码。方法 通过介绍肿瘤不同的病理特性和 3例临床实际案例,对错误编码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梳理肿瘤的编码思路和方法,总结编码错误的原因。结果 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分类分型复杂、形态学多变,容易与其他肿瘤混淆或良恶性肿瘤无法区分造成编码错误。结论 编码员应严格按照国际疾病分类的编码规则及编码步骤,仔细阅读病案文书,主动与临床、病理科医生沟通才能保证编码质量,提高疾病编码的准确性。
  • 医疗数据统计
    殷欣, 常佳殷, 高菊林, 刘小敏, 辛霞, 党少农
    中国医院统计. 2025, 32(3): 161-16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253.2025.03.001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aintenancehemodialysis,MHD)肌肉质量和肌肉力量对于衰弱的影响。方法 于 2024年 1—5月调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 MHD患者。根据衰弱评估量表评估 MHD患者衰弱情况,使用人体成分分析仪及握力器评估肌肉质量(musclemass,SMI)及肌肉力量(musclestrength,HGS)。收集社会人口学特征、临床医疗资料、个人生活习惯等相关资料。采用 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肌肉质量和肌肉力量对衰弱的影响,基于路径分析法探讨肌肉力量在肌肉质量和衰弱之间的遮掩作用。结果 共调查 340名 MHD患者,其衰弱、低 SMI、低 HGS患病率分别为 43.5%、41.8%、39.1%。在 148名衰弱的 MHD患者中,45.3%同时伴有低 HGS和低 SMI。在调整了混杂因素后,肌肉力量是衰弱的保护因素。在总人群中,SMI→HGS→衰弱之间的遮掩效应显著,遮掩效应值为 -0.068(95%CI:-0.102~-0.041)。分组分析后,男性中遮掩效应值为 -0.069(95%CI:-0.112~-0.035);女性中肌肉质量对衰弱的作用可能被肌肉力量完全被遮掩,遮掩效应值为 -0.074(95%CI:-0.149~-0.007)。结论 增强肌肉力量与 MHD患者衰弱的减少显著相关。相较于肌肉质量,作为肌肉力量代表的握力更为重要。肌肉力量在肌肉质量与衰弱之间起遮掩作用。
  • 卫生调查
    何晓敏, 裴梦一, 刘靖宇, 王曰雷, 翟向明
    中国医院统计. 2025, 32(2): 145-15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253.2025.02.012
    目的通过对医养结合人才职业认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为提升医养结合相关人才职业认同及其职业化发展提供社会支持。方法以社会互动理论为研究基础,结合文献自主设计调查问卷,围绕研究对象的职业认知评价、互动影响、未来选择3个维度开展调查。结果当前医养结合人才的职业认同感整体不高,其中职业认知评价和未来选择维度在年龄、养老护理员证持有情况以及文化程度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需通过进一步强化社会互动、完善医养结合人才职业发展机制及提供个性化指导与服务等,提高医养结合人才的职业认同感。
  • 医院管理统计
    骆彩冰, 张冠荣, 邱晶青, 汪闻扬, 张菊
    中国医院统计. 2024, 31(6): 434-44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253.2024.06.007
    目的 探讨开放式工作环境下空间隔断影响医生工作中断、工作投入的作用方式及效应。方法 2021年7—9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广州市某公立医院 10个临床科室的医生进行调查,通过线上自填式问卷收集调查对象的工作区域空间隔断、工作中断与工作投入情况。根据个人空间的隔档数量和建构特征,将隔断形式分为无隔断、部分隔断和全隔断三类。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和多变量分析,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空间隔断对医生工作中断、工作投入的作用路径和效应。结果 共 128名医生纳入分析,办公空间为无隔断、部分隔断和全隔断的人数分别为 58人、40人和 30人。全隔断组的工作中断均分低于无隔断和部分隔断组,工作投入平均水平则高于后两者(P<0.05)。与无隔断相比,全隔断对工作投入具有直接正效应(β=0.583,P=0.005),并通过工作中断间接作用于工作投入(β=0.225,P=0.020),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 27.8%。结论 开放式环境下,医生工作投入水平与空间隔断、工作中断之间存在相互关
    联,且工作中断在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全隔断有利于增进医生的工作投入水平。
  • 医院管理统计
    丁邱, 胡一河, 王晓, 范伟, 海波, 汪洋, 吕阳, 朱杰
    中国医院统计. 2025, 32(1): 8-1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253.2025.01.002
    目的计算2017—2023年苏州市10个区县医疗资源和服务利用效能,分析各地服务效能的差异和全市 效能的变化趋势,为完善医疗机构的管理政策提供参考。方法在熵值法完成赋权的基础上,TOPSIS法计算相对接近 程度Ci值,对各地做排序,对2017年和2023年结果做分析。结果2017—2023年苏州市的医疗服务人口增长2.69%, 执业医师总数增长44.05%,超过服务人口数的增长幅度。财政拨款投入增长112%。从5项服务量指标看,2017年10个区县差异较大。区县J的各项诊疗量遥遥领先;区县A、B、D完成了较多的服务量。2023年苏州全市各服务量指标均 明显增长,其中手术量增长97.40%。2017年全市医疗服务效能的前五位分别是区县J、B、D、A、E。各地的医疗服务效 能差距明显,服务效能第一是最末位的8.94倍。2023年服务效能的前5位与2017年基本相同;服务效能第一是最末位 的13.4倍。苏州全市2017和2023年的医疗服务效能值是0.4106和0.6402,增幅18.68%。与2017年相比,2019年、 2021年、2022年、2023年全市医疗服务效能提升显著。结论2017—2023年苏州市10个区县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服 务效能有差异。2017—2023年苏州市医疗服务效能呈现增长趋势。
  • 卫生调查
    潘永正, 符明, 王庆华
    中国医院统计. 2024, 31(6): 461-46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253.2024.06.012
    目的 探讨护理本科生专业自我概念与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相关性。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山东省某护理学院 191名护理本科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专业自我概念量表、个人职业生涯规划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本科生专业自我概念量表条目均分为(2.99±0.37)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个人职业生涯规划量表条目均分(3.56±0.54)分,处于中等水平;两者呈正相关(r分别为 0.661和 0.412);且专业自我概念、学习状态、与同学关系是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主要影响因素(P<0.05),共同解释护理本科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总变异的 44.2%。结论 护理本科生专业自我概念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处于中等水平,教育管理者及护理本科生应重视专业自我概念培养,提高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水平。
  • 统计软件应用
    张维福
    中国医院统计. 2025, 32(1): 64-6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253.2025.01.011
    目的旨在研究Bland - Altman法和ATE/LER区域法评价2种定量测量方法一致性的应用和软件实现。方法介绍Bland - Altman法和ATE/LER区域法的理论和适用条件,以2种定量测量方法实例数据为例,采用这2种方法进行一致性评价。使用统计分析软件MedCalc演示Bland - Altman法,SAS演示ATE/LER区域法。结果A、B 2种方法检测32份脑脊液样本生化指标(X)含量的一致性良好,Bland - Altman法和ATE/LER区域法2种评估方法的分析结果是一致的。结论在评价2种定量测量方法一致性时,为了避免单一方法评价带来的局限性,可同时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联合评价,优先考虑Bland - Altman法和ATE/LER区域法。
  • 医院管理统计
    纪美好​, 石小兵, ​崔芳芳, ​张 绪 , 赵 杰
    中国医院统计. 2025, 32(2): 112-11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253.2025.02.006
    目的 了解我国互联网医疗收费现状及收费模式。方法 于 2023年 9月至 10月对全国 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内依托实体医疗机构建立的互联网医院医疗服务收费情况展开线上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互联网医院的收费依据及标准等进行分析。结果 54家调查的医院中,互联网医疗服务收费主要以咨询形式、医院等级和医生职级为依据,78.4%的医院的在线复诊费用在 10元及以下/例,不同级别医院不同职级医生的图文、语音、视频健康咨询费用均以 20元以下为主,44.4%的医院支持医保在线支付。结论 我国互联网医疗服务有待建立多层次复合型定价机制,健全互联网医疗收费监管,推进医保在线支付,保障互联网医疗服务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 医疗数据统计
    苏兵强, 章炳文, 吴孙莹, 马旭灿, 蒋 杰, 楼小华
    中国医院统计. 2025, 32(2): 86-9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253.2025.02.002
    目的 探讨在急诊科的心脏骤停(CA)患者,经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 30天生存的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方法 采用双中心回顾性观察研究,选择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急诊科和金华市中心医院婺
    城院区急诊科收治的 CA患者。采用 Utstein模式收集患者一般资料、CA相关数据、ROSC后动脉血气分析及 30天存活率。采用 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 30天存活的影响因素,建立和评估列线图预测模型对 ROSC患者 30天存活的价值。结果 150例 ROSC患者,30天存活 40例(26.7%),其中神经功能良好出院 22例(14.7%)。存活组患者年龄较低,院内心脏骤停、心源性心脏骤停、初始可除颤心律的比率和酸碱度(pH)较死亡组高(P<0.025)。ROC曲线显示年龄的截断值为 60.5岁,pH的截断值为 7.05。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年龄 <60岁(OR=11.30,95%CI1.76~72.63,P=0.011),心源性心脏骤停(OR=10.78,95%CI1.55~75.16,P=0.016)和 pH>7.05(OR=15.25,95%CI2.46~94.49,P=0.003)是 30天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pH>7.05对 30天生存的阴性预测值为 91.1%。列线图预测模型的AUC值为 0.929(95%CI0.874~0.985),灵敏度为 0.95,特异性为 0.75。校正曲线显示其预测概率和实际概率基本一致,决策曲线分析证实,列线图预测模型的临床可用性良好。结论 基于年龄、心跳骤停发生区域、心脏骤停病因、初始可除颤心律和 ROSC后的动脉 pH构建的列线图,可以快速预测急诊科患者 ROSC后 30天生存率,其中 pH是最显著的预后影响因子。
  • 门诊统计
    徐晓君, 曾礼特, 李君, 陈添泉, 周祖木,
    中国医院统计. 2024, 31(5): 388-39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253.2024.05.013
    目的 探讨时间序列分解法在精神分裂症门诊量预测中的应用,为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选择 2013年 1月至 2022年 12月在某医院门诊初次就诊的精神分裂症病例,利用 SPSS26.0软件中的季节性分解模块进行季节性分析,并建立趋势季节模型,并利用该院 2023年 1—6月份门诊数据评价构建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 本研究中的精神分裂症门诊病例数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个别月份有轻微的季节性波动特点,但均未超过 20%的限值,无明显的季节性现象。对模型验证显示预测值与实际门诊同期病例数基本一致。结论 近年来精神分裂症门诊病例数有明显的长期下降趋势,该病无明显的季节性现象;时间序列分解法可用于精神分裂症门诊数的预测。
  • 住院统计
    李嘉芮, 梁健聪, 莫新
    中国医院统计. 2025, 32(2): 124-12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253.2025.02.008
    目的分析某精神专科医院2013-2022年出院患者疾病谱的变化,重点探讨新冠感染疫情对特定精神疾病———通常在童年和青少年期发病的F98的影响,为精神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医院的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广东省医疗机构病案统计管理系统导出某精神专科医院2013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精神科出院患者的住院病案首页信息,分析各年度患者出院主要诊断的构成比、变化趋势及与疫情相关的差异变化。结果精神分裂症 (F20)在10年内稳居疾病谱顺位第1,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26~35岁这一年龄段达到最高峰。特别值得关注的是, 自疫情以来,通常在童年和青少年期发病的F98病例数显著上升,尤其在女性患者中更为明显,该增幅在统计学上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医院应根据疾病谱变化和住院人数增长,调整专业设置,重点加强精神障碍科、情感障碍科、临床心理科和青少年亚专科的建设。同时,应为女性青少年提供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支持,并推动公共卫生政策和教育系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早期干预,以缓解疫情长期影响。
  • 病案统计
    杨娜, 于燕
    中国医院统计. 2025, 32(2): 140-14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253.2025.02.011
    本文通过对消化内科肠息肉病案的主要诊断、主要手术的填写和编码质量进行分析,探讨其对DRG入组 的影响。结合DRG分组结果,分析编码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修正编码前后DRG入组的变化。研究发现,造成编码错误的主要原因有临床医生对主要诊断选择填写不重视、编码员临床知识和编码水平能力不足以及病理报告回归时间滞后等。因此,建议加强临床医生的病案首页填写规范化培训、提升编码人员的专业水平、强化医院质控流程,建立监督反馈机制等,以提高编码的准确率和DRGs入组正确率,为DRGs支付和医院提供准确的数据信息。
  • 医疗数据统计
    李卓栋, 徐嫣苓, 陈燕娜
    中国医院统计. 2025, 32(3): 169-17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253.2025.03.002
    目的 构建一个用来预测酒精戒断患者入住 ICU期间发生谵妄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方法 从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中提取因酒精戒断入住 ICU的患者资料,根据7∶3比例将数据随机分割成训练集和验证集,通过 lasso回
    归分析结合 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最佳变量构建模型并以列线图的形式进行可视化展示。结果 本研究共筛选出是酒精戒断患者入住 ICU期间发生谵妄的 5个独立危险因素,分别为平均心率(OR=0.967,95%CI:0.953~0.982)、SOFA评分(OR=1.151,95%CI:1.054~1.257)、OASIS评分(OR=1.131,95%CI:1.089~1.174)、使用丙泊酚(OR=2.453,95%CI:1.187~5.071)和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OR=0.876,95%CI:0.774~0.991)。基于最佳变量构建的列线图模型的 ROC曲线下面积为 0.852(95%CI:0.820~0.885);模型的准确率为 0.706,精确度为 0.743,召回率为0.690,F1评分为 0.716,Brier评分为 0.157;校准曲线的平均绝对误差为 0.014;临床决策曲线分析显示阈值概率在 0.07~0.95时有较大的净获益。结论 研究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可以准确预测酒精戒断患者入住 ICU期间发生谵妄的风险,为临床早期预防、干预和分级护理提供参考。
  • 医疗数据统计
    潘建波, 罗萍, 潘逸群
    中国医院统计. 2025, 32(3): 183-18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253.2025.03.004
    目的 分析团体叙事心理干预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on-suicidalself-injury,NSSI)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2年 1月至 2023年 6月在某医院治疗的 118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 2组,对照组 59例患者,观察组 59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团体叙事心理干预。统计 2组患者 NS-SI发生情况,并对比 2组患者干预前后抑郁情绪、心理弹性及自尊水平。结果 干预后 3个月,观察组患者 NSSI频次及对身体最严重的伤害程度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干预前后,对照组的 SDS评分、HAMD评分、CD-RISC及 SES评分差值分别为(10.01±2.15)、(6.91±1.78)、(9.45±2.54)、(7.08±1.53),观察组分别为(16.14±3.02)、(10.08±2.06)、(15.10±2.86)、(11.75±2.12),观察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团体叙事心理干预可以改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情况,减少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值得推广临床应用。
  • 医院管理统计
    杨根林, 周洋, 邵萍
    中国医院统计. 2024, 31(6): 430-43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253.2024.06.006
    目的 探索移动百分位数控制图法在重症监护病房器械相关感染监测预警中应用的可行性,为医院感染监测预警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 2017—2022年苏南地区某三级甲等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器械相关感染月发病率数据,建立基于不同界值的控制图模型,选出最佳预警界值。结果 综合比较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约登指数和受试者工作曲线的计算结果,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呼吸机相关肺炎和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最优预警界值分别为 P85、P90和 P75,对应的约登指数分别为 0.91、1.00和 0.80。结论 控制图法在器械相关感染监测预警中,具有简单实用和预警功效高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