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阅读排行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住院统计
    谢紫晴
    目的 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为减轻患者负担、制定相应医疗卫生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9—2022年北京市某三级综合医院慢阻肺住院患者的病案首页信息,通过描述性分析、秩和检验、相关分析及多因素回归分析,对患者住院费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结果 1 053例慢阻肺患者中男性(66.0%)多于女性(34.0%),60~89岁患者占比最高(82.8%),医保付费患者最多(88.2%),急诊入院患者(57.1%)高于门诊入院患者(42.9%),实际住院天数10~19 d的患者占比最高(45.3%)。慢阻肺患者高发季节为秋冬季(51.9%),常见合并症为冠心病(78.3%)、高血压(73.0%)、肺源性心脏病(48.5%)。住院费用中居前3位的依次为西药类(36.75%)、医疗服务类(29.57%)、诊断类(22.82%)。不同年龄、医疗付费方式、住院天数,是否合并高血压、冠心病、呼吸衰竭、肺源性心脏病,是否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呼吸机辅助治疗等患者间住院费用存在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表明年龄越大、住院天数越长、合并症数量越多、使用抗菌药物和呼吸机治疗,住院费用越高;相对于医保患者,公费医疗方式与住院费用呈正相关(P<0.05)。结论 应加强健康宣教,对老年患者、有心血管疾病史的慢阻肺患者早期筛查和干预,利用多学科诊疗模式和完善临床路径规范诊疗流程、合理缩短住院日,减少医疗资源浪费、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 住院统计
    梁丹梅,龚小玲,卢婷,陈梦婷,黄庆文
    目的 了解某院择期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的影响因素,为医院加强围手术期管理,降低术后病死率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从某三甲综合医院病案首页管理系统检索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施行择期手术的患者信息,并从主要诊断、手术方式、手术科室和术后病死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20—2022年该院施行择期手术患者81 722例,其中术后死亡患者103人次,择期手术患者病死率0.13%;择期手术死亡患者原发疾病系统的前3位分别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和先天性疾病,占比为85.43%;择期术后死亡患者主要手术类型依次为心脏类手术、主动脉手术和颅脑手术,占比为46.07%;术后死亡病例主要集中在心胸血管外科重症、心血管内科、血管外科、神经外科、介入科;主要死因为手术并发症,占比44.66%,其次分别为原发疾病加重和术后突发其他疾病,占比分别为32.04%和23.30%。结论 相关手术科室加强围手术期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的管理,职能部门对择期术后患者死亡较多的科室,开展专项管理,对降低择期手术患者术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 综 述
    郝攀峰,潘澍泽,秦林原,武晓岩
    代谢组学是研究生物体内所有小分子代谢产物的学科领域。其利用先进的技术平台如质谱和核磁共振等,可以全面、高通量地检测代谢物,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发病机制研究和个性化治疗提供新思路。由于代谢组学数据具有多样性、高维度、动态性、噪声和变异性等特点,为其数据分析方法研究提出了严峻挑战。本文拟通过归纳总结近年来主要的机器学习法尤其是其改进方法在代谢组学数据统计分析中的进展,为进行有效的数据分析,充分发挥代谢组学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提供重要依据。
  • 住院统计
    陈静静,师雯琦,陈晓东,陈晓霞,刘子锋,邓淑敏
    目的 探讨某医院抑郁症患者次均住院费用结构及重要性排序,为改善患者住院费用结构及有效控费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8—2023年广州市某三甲医院抑郁症患者住院费用资料,运用结构变动度和新灰色关联分析评价各项费用与次均住院费用的关联程度、构成比及变化情况。结果 2018—2023年抑郁症患者次均住院费用先逐步上升后降低,诊断费、检查费占比持续上升,护理费、药品费占比持续下降。2018—2023年次均住院费用结构变动度为33.84%,年均结构变动度为5.64%。结构变动贡献率前3位是药品费(26.77%)、诊断费(23.43%)和医疗服务费(19.77%),累计贡献率达69.97%。新灰色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对抑郁症患者次均住院费用影响最大的为治疗费(0.939),其次为诊断费(0.883)、检查费(0.866)和医疗服务费(0.817)。结论 治疗费、诊断费和检查费是影响抑郁症患者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护理费和药品费收入持续降低。建议持续优化费用结构,建立合理稳定高效的控费方案。
     
  • 医院管理统计
    杨蕾, 刘硕, 马先莹
    中国医院统计. 2025, 32(1): 1-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253.2025.01.001
    目的 分析肺癌手术患者住院费用内部构成及变化,探讨住院费用主要影响因素,预测住院费用的趋势, 为降低肺癌患者住院医疗负担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收集某三甲医院2018—2022年肺癌手术患者住院病案首页信息; 运用新灰色关联与结构变动度分析法,研究住院费用内部结构变化以及相互间关联程度;通过单因素分析、多元线性回 归分析探讨住院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运用GM(1,1)模型预测2023—2025年住院费用。结果 (1)2018—2022年该 院肺癌手术患者住院次均费用逐年下降,年均降低6.67%;(2)药品类、诊断类和手术治疗类是住院费用结构变动的主 要因素,累积结构变动度为33.76%,累积贡献率为86.23%;(3)关联度排名前3位的依次是材料类(0.952)、综合医疗 服务类(0.843)、诊断类(0.697);(4)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越高、并发症/伴随症个数越多、医疗付款方式为城镇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住院天数越多是肺癌手术患者住院费用增高的影响因素(P<0.05);婚姻状态为丧偶与离婚、急诊 入院是肺癌手术患者住院费用降低的影响因素(P<0.05);(5)GM(1,1)模型预测住院费用未来3年会进一步下降。 结论 该院肺癌手术住院费用控制有所成效,在控制药类费用方面成效显著,体现医护人员劳务价值的手术治疗类费用 提升,诊断类、材料类费用是该院下一步控制住院费用的抓手;临床可通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科学减少住院天数进 一步降低肺癌手术患者住院费用。应采取综合措施优化患者住院费用构成,强化对可控因素的管理,降低肺癌手术患者 住院医疗负担
  • 医院管理统计
    陈安琪,曾翔
    目的 对江苏省公立医院运行指标数据开展分析,以期为优化江苏省公立医院的医疗资源配置与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测算并分析2015—2022年江苏省分城市的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的运行效率。结果 2015—2019年江苏省公立医院的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及综合效率均为1,皆为DEA强有效,规模报酬不变;2020—2022年,除2021年的技术效率为1外,其他的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综合效率分均小于1,3年间在规模与综合效率上均处于非有效状态。2015—2022年苏州市、镇江市、宿迁市3个城市规模报酬系数均为1,其他地区有规模递增或者递减的波动。结论 江苏省公立医院运行效率存在时间与地区差异,发展不均衡,多市公立医院医疗资源与规模配置仍有优化空间。
     
  • 医疗数据统计
    霍康明, 崔明湖, 张中文
    中国医院统计. 2024, 31(6): 401-40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253.2024.06.001
    目的 评估精神分裂症与药物滥用和酒精使用障碍的因果效应,明确疾病与行为之间的因果关联,为改进临床治疗、改善预后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案。方法 使用精神分裂症、药物滥用和酒精使用障碍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的汇总统计数据,在满足孟德尔随机化工具变量三大假设的条件下,剔除具有混淆因素的工具变量,并对数据进行方向协同处理。以逆方差加权法为主要分析方法,加权中值法、MREgger法、简单模式和加权模式为补充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运用 CochranQ检验、MR-Eggerintercept分析和 leave-one-out法进行敏感性分析,检验其异质性和多效性,评估结果的稳定性与可靠性。结果 为排除弱工具变量影响,使工具变量与暴露强相关,采用比以往研究的 P值阈值(5×10-8 )更严格的 P值阈值(5×10-10 ),共纳入 64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作为工具变量。逆方差加权法估计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药物滥用的风险(OR)是一般人群的 1.19倍(95% CI:1.126~1.261,P=1.499×10-9 ),其他 4种分析方法的结果也表明精神分裂症会增加药物滥用的风险。对于精神分裂症与 2组酒精使用障碍的数据,逆方差加权法评估精神分裂症患者患酒精使用障碍的风险(OR)分别是一般人群的 1.17倍(95% CI:1.105~1.239,P=7.398×10-8 )和 1.13倍(95% CI:1.072~1.187,P=3.124×10-6 )。加权中值法、简单模式和加权模式的评估结果同样为精神分裂症会增加酒精使用障碍的风险提供了证据。结论 精神分裂症与药物滥用和酒精使用障碍存在正向因果效应,为后续的临床研究提供了重要思路和依据。
  • 卫生调查
    杨茂林,郑永均,梁景荣,余伟昌,林海,张楠祥,谌思阳,罗浩,张晋昕,李海燕
    目的 评价一项“基于用药现状设计的社区医生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培训”的培训效果,并探索影响社区医生培训效果的因素,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社区医生培训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参加培训社区医生的基本情况、培训前后的高血压合理用药知识水平和培训满意度。对参加培训的社区医生的基本情况和培训满意度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对培训效果进行比较,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培训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 相较于培训前,培训后高血压合理用药问卷的错题数显著减少[减少题目数M(P25,P75)为6(4,9),P<0.05]。学历、婚姻状况和培训前错题数是培训效果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社区医生的既往培训机会、主观评价和专业知识掌握度与培训效果显著相关(P<0.05)。结论 本次培训效果较好,大多数社区医生对本次培训非常满意,表明基于现状分析结果和参考国内相关指南量身定制的培训,能有效提升社区医生高血压相关合理用药知识水平。
  • 住院统计
    叶万玲,卢伟锋
    目的 了解海南省某三甲医院呼吸系统住院疾病构成及变化情况,为疾病的科学防治、医疗资源的动态调配以及学科的发展规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9—2023年海南省某三甲医院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患者的病案首页信息,按照ICD-10分类标准进行疾病分类,对住院患者性别、年龄、疾病分布及季节分布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9—2023年住院患者共25 003例,男女比例1.60∶1;住院患者主要以中老年人为主,最少的是儿童和青少年,但两者的构成比逐年增加;冬季住院患者最多,秋季最少;住院疾病顺位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流行性感冒和肺炎始终处于第1位,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呈逐年下降趋势,呼吸系统的其他疾病呈逐年上升趋势;住院疾病以流行性感冒和肺炎(48.2%)为主,在婴幼儿(0~3岁)住院疾病中占比最高(81.9%),少年(7~17岁)最低(37.3%)。结论 应加强健康宣教,提高疾病认知,视疾病分布情况动态调配医疗资源,同时加强儿科、老年病科和呼吸内科等专科的学科建设及专病管理。
  • 医院管理统计
    戴石元,聂钊,沈权平,闵定玉,陈英,余奇迪,敖爽
    目的 对比研究医院实施DIP付费改革措施前后住院费用等指标变化,分析和评价医疗服务绩效。方法 纳入某院未实施DIP付费改革措施的2023年1季度数据和实施DIP付费改革后的2024年1季度数据,对比住院费用和医疗服务绩效变化。结果 DIP付费改革后,患者住院总费用和自付费用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务性费用占比明显提高,CMI、DRG总量、时间消耗指数、费用消耗指数、低风险死亡率等医疗服务绩效指标均优于改革前。结论 DIP付费改革后,医院住院费用控制良好,患者自付费用降低,住院费用结构合理,同时医疗服务绩效水平有明显提高。
  • 住院统计
    曾祥嫚
    目的 分析年龄和术式对肺癌手术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方法 以宁波市某三甲医院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主要诊断为肺癌(C34.)的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诊断相关分组(DRG)入组情况进行分析。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从年龄和术式对DRG组中患者费用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 2 489例肺癌手术患者均被分到了EB1胸部大手术组。EB11胸部大手术,伴严重并发症与合并症组年龄和术式对患者费用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P>0.05)。EB13胸部大手术、伴一般并发症与合并症组,EB15胸部大手术、不伴并发症与合并症组60岁以上患者住院费用显著高于60岁以下患者(P<0.05)。随着年龄的增加,住院费用增加,医院医保亏损金额越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B13组除肺叶切除与全肺切除住院费用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余术式间患者住院费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B15组除肺叶部分切除、肺叶切除均与全肺切除住院费用无差异外,其余术式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手术切除范围增大,住院费用增高,医院医保亏损越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癌手术患者住院费用受年龄和手术术式的影响较大,在DRG分组方案优化时,应提高与临床的契合度,在充分考虑临床实际情况下进一步细化。
  • 医院管理统计
    张佳丽,王丹亮,邱小辉
    目的 探讨临床护士差序氛围感知的潜在剖面类别及其对工作退缩行为的影响,以期能为临床护士的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于2023年1—4月在浙江省温州市选择2所三级甲等医院的临床护士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基本资料调查表、差序氛围感知量表和工作退缩行为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392名临床护士纳入研究,临床护士差序氛围感知得分为(41.15±8.07)分。3个潜在剖面类别的模型拟合效果最佳,分别为得分较低的局内人(28.06%),中间水平的中间人(41.07%)和得分较高的局外人(30.87%);不同职称、人事关系和月收入的临床护士,其差序氛围感知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退缩行为得分为(18.13±3.39)分,不同差序氛围感知潜在类别的临床护士,其工作退缩行为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883,P<0.0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局内人和中间人的工作退缩行为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局外人与局内人、局外人与中间人之间的工作退缩行为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护理管理者应关注差序氛围感知对工作退缩行为的影响,努力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创建和谐的科室工作氛围,并给予临床护士充分的支持和关心,以降低其差序氛围感知水平,减少其工作退缩行为。
  • 统计软件应用
    贾梅霞,许丹圆,宁星,罗燕,姜鹤,徐俊
    目的 介绍利用FineReport实现医院信息化报表统计,解决医院信息数据“孤岛”问题,减少重复性的信息数据整合工作,提高医院管理决策效率,降低时间和人力成本,实现精细化运营管理。方法 基于FineReport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数据库连接,报表设计,报表发布,权限管理,访问控制。结果 已授权的用户可直接访问报表进行数据查看、下载、分析,之后将可以一直沿用,无需重复设置。结论 基于FineReport实现医院信息化报表统计可以打破各部门间的“信息孤岛”,实现长期的信息资源共享、对数据的充分利用、高效分析和精细管理。
  • 卫生调查
    林兵思,卢慧芳,叶佩芝
    目的 探讨某三甲医院临床护士循证实践实施氛围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护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23年2—3月采用便利抽样法,应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循证实践实施氛围量表、实施领导力量表及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浙江省温州市某三甲医院373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临床护士循证实践实施氛围得分(2.88±0.73)分;临床护士循证实践实施氛围得分,在不同受教育程度、技术职称、聘用形式、是否参加过循证培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护士循证实践实施氛围与实施领导力、一般自我效能及各维度呈正相关(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实施领导力、技术职称、自我效能、是否参加过循证培训进入回归方程,可以解释总变异的29.7%。  结论 三甲医院临床护士循证实践实施氛围有待提高,护理管理者应重视循证实践实施氛围的营造,提供系统、规范的循证护理培训,提升临床护士循证实践实施氛围感知。
  • 卫生调查
    刘文娟,韩霞萍,陈美娟
    目的 调查分析护士给药接近失误报告障碍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2023月10月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应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护士给药接近失误报告障碍量表和护士组织氛围感知量表对285例临床护士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护士用药接近失误报告障碍总均分为(3.80±0.51)分(量表总均分1~6分,分值越高表明报告障碍越严重);护士组织氛围感知的总均分为(3.16±0.45)分(量表总均分为1~4分,分值越高表明护士感知到的组织氛围越好)。护士用药接近失误报告障碍总均分在工作年限、职称、职务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护士给药接近失误报告障碍与护士组织氛围感知总均分及其各维度均呈负相关关系(r=-0.558,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工作年限、职称、职务和组织氛围感知是护士用药接近失误报告障碍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护士给药接近失误报告障碍和临床护士组织氛围感知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护士给药接近失误报告障碍受工作年限、职称、职务和科室组织氛围的影响,良好的科室组织氛围能降低护士给药接近失误报告障碍。
  • 医疗数据统计
    王吉付, 李志国, 张宇, 赵圣文, 胡乃宝, 魏飞
    中国医院统计. 2024, 31(6): 419-42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253.2024.06.004
    目的 分析 2021年中国死因监测系统监测点收集的恶性肿瘤流行特征,掌握我国居民恶性肿瘤寿命损失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并估计 2021年中国恶性肿瘤疾病负担情况。方法 以不同年龄和性别分组,用 Excel2021和SPSS26.0软件分析我国居民的恶性肿瘤死亡率和潜在减寿年数。结果 2021年我国死因监测系统中恶性肿瘤死亡率为 164.2/10万,中标率为 156.7/10万。潜在减寿年数和死亡率均为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及食管癌位列前 5位。2021年,我国居民因癌症死亡所造成的潜在减寿年数共计为 4575932人年,给全社会带来 3705.4亿元 GDP损失。结论 我国恶性肿瘤负担依旧较重,恶性肿瘤负担的地区差异、年龄差异和性别差异明显,完善癌症防治体系、推动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等措施,对于降低恶性肿瘤负担至关重要。
  • 住院统计
    林锐维
    中国医院统计. 2024, 31(6): 425-42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253.2024.06.005
    目的 分析 2016—2022年某三甲综合医院住院死亡病例主要病种构成,为医院进一步降低病死率提供依据。方法 从某三甲综合医院的电子病历系统中提取 2016年 1月 1日—2022年 12月 31日住院患者的姓名、性别、年
    龄、出院诊断、疾病编码等病案首页数据,以国际疾病分类 ICD10为标准,运用 Excel2016和 SPSS25.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6—2022年间,死亡人数 3777,病死率 1.14%,其中男性病死率(1.60%)比女性(0.73%)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 2=564.778,P<0.001)。随着年龄的增长,病死率逐渐升高,其中 90岁及以上的病死率最高(5.09%),70~79岁年龄段的死亡人数最多。死因顺位排名前3的分别是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结论 关注男性群体和老年群体的健康状况,加强健康知识宣传。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是主要的死亡因素,应加强相应科室的人才建设和技术创新,降低病死率。
  • 综 述
    张正, 张莉芳, 刘彦廷, Mridul Roy, 路平, 张敏
    中国医院统计. 2024, 31(5): 393-40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253.2024.05.014
    2024年 2月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的研究团队在《临床医师癌症杂志》(CA:ACancerJournalforClinicians)发布《2022全球癌症统计报告》。该报告涵盖来自全球 185个国家和地区的 36种癌症最新发病和死亡数据,并对 20个地区 10种主要癌症的发病率趋势、影响因素以及全球癌症防治前景进行分析,基于全球人口趋势预测 2050年沉重的癌症负担,强调癌症防控投入的迫切性。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医院团队对该报告进行了梳理,结合中国主要癌症的流行趋势与疾病负担对该报告进行简要解读。
  • 医院管理统计
    杨万洪,陈静,李安,李均扬,江宜珍
    目的 探讨尊重型领导、心理安全感与员工满意度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医院管理者提高员工满意度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尊重型领导量表、心理安全感量表和员工满意度量表对员工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及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结果 尊重型领导量表总分为(45.82±10.25)分,心理安全感量表总分为(17.31±3.43)分,员工满意度量表总分为(26.90±5.88)分;Person相关分析显示3个变量之间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绝对值在0.335~0.583之间(P<0.01);尊重型领导对于员工满意度没有直接预测作用(β=0.05,P>0.05),尊重型领导对于员工满意度的间接效应系数为0.35,总效应系数为0.40,中介效应占比87.5%,表明尊重型领导通过心理安全感间接作用于员工满意度。结论 心理安全感在尊重型领导与员工满意度间起中介作用。管理部门可评价各级领导对下属的尊重表现,倡导尊重型领导,并提高员工心理安全感和满意度。
  • 医疗数据统计
    周会珍, 王国文, 孟献萍, 阮玲萍
    中国医院统计. 2025, 32(1): 39-4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253.2025.01.007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衰竭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患者非计划再次气管插管的危险因素,并基于独立危 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以分析危险因素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9月至2023年8月在我院住院接受HFNC治疗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198例,根据患者有无非计划再次气管插管分为再插管组(n=37)和无再插管组(n=161),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独立危险因素,并基于回归分析法构建风险预测模型,采用患者工 作特征曲线、校准曲线检验模型预测效能。另选取2023年9月至2024年6月就诊的85例患者作为验证集,采用验证集 数据绘制ROC及校准曲线对模型的预测效能进行外部验证。结果结果显示,年龄、吸烟史、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 况评分Ⅱ、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分泌液残留量、氧流速设置高、合并慢性肺疾病是急性呼吸衰竭HFNC患者非计划再次气 管插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其曲线下面积为0.878,模型的区分能力良好。校准曲线的平 均绝对误差为0.015,校准曲线贴合理想曲线,表示模型具有较好的校准性能,模型较为可靠稳定。验证集POC曲线和 校准曲线结果良好,提示模型具有较好的外部预测效能。结论急性呼吸衰竭HFNC患者发生非计划再次气管插管受 年龄、吸烟史、APACHEⅡ评分等危险因素影响,基于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预测性能良好,可为临床上预 防非计划再次气管插管,合理分配医疗资源提供依据。
  • 疾病分类
    陈美玲, 李磊, 王佳静, 马静, 王中菲, 万钢
    中国医院统计. 2024, 31(6): 457-46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253.2024.06.011
    目的 依据费用结构对住院患者的病种进行分类,为控制医疗成本和优化医疗收入结构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 2023年 1月至 2024年 6月住院患者病案首页信息,提取住院费用明细,以出院主要诊断的 ICD-10疾病诊断编码为病种划分依据,使用 K-means聚类分析将各病种按照费用结构进行分类,分析各类别病种的费用结构特点。结果 基于费用结构将患者病种分为 4类,1类病种是耗占比较高的疾病分类,主要包括肾积脓、输尿管结石和不稳定性心绞痛等病种;2类病种诊断类费用占比最高,主要包括其他和未特指的肝硬变,酒精性肝硬变、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不伴有 δ因子)等病种;3类病种各项费用占比较均衡,主要包括泌尿装置的安装和调整、未特指的肝恶性肿瘤、医疗性流产(无并发症)等病种;4类病种药占比相对较高,主要包括其他特指的医疗照顾、慢性肝衰竭、肿瘤化学治疗疗程等病种。结论 耗占比或药占比高虽有病种本身治疗要求的原因,仍需从采购、使用和管理等多个环节入手降低费用,以实现医疗费用的有效控制和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
  • 综 述
    孔德晨, 杜伟, 姜楠, 杜清
    中国医院统计. 2024, 31(6): 467-47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253.2024.06.013
    在“健康中国”战略的大背景下,对我国健康服务生产效率进行测量和分析至关重要。为了深入探讨影响健康服务生产效率的多种因素,对国内外已有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整理与分析。通过综合评述健康服务生产效率的测算现状、影响因素以及研究方法,本文揭示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挑战,为更准确地评估健康服务生产效率、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以及提升服务水平提供坚实的文献支持和理论依据。
  • 综 述
    高梦瑶, 刘涛, 苏维强, 丁淑婷, 张震, 杨彬, 孔雨佳
    中国医院统计. 2024, 31(6): 473-48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253.2024.06.014
    目的 通过对癌症预后预测模型相关研究进行计量学统计及可视化分析,梳理近 10年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为癌症预后预测模型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 以 WebofScience、PubMed以及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为中英文检索源,基于 CiteSpace、VOSviewer软件及 R语言 bibliometrix包对 2013-01-01—2024-06-15期间中英文检索源中发表的关于癌症预后预测模型的文献进行分析和可视化图谱的绘制。结果 通过 CNKI数据库检索,共获取 1341篇中文文献,经过去重后,保留 1322篇有效文献。通过 WOS和 PubMed数据库检索,分别得到 2069篇和 3284篇英文文献。经合并与去重处理后,英文文献总计保留 4908篇有效文献。2013—2024年总体发文趋势呈上升状态,英文文献发文量最多的国家为中国(2270篇),发文量最多的机构为复旦大学(268篇),而中文文献发文量最多的机构仅 5篇。发表中文文献最多的作者是王德斌(5篇)、柴静(5篇)和刘洋(5篇),发表英文文献最多的作者是 WangWei(24篇)。中英文文献高强度突现词均为乳腺癌(中文突现强度:8.95,英文突现强度:11.06),聚类结果显示结直肠癌、膀胱癌、前列腺癌、机器学习等的相关研究较为突出。结论 癌症预后预测模型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关注,涵盖更多的癌症类型和更丰富的研究方法,机器学习算法被更多的使用,而列线图将结果可视化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在癌症预后预测领域的应用有望成为具有潜在前景的研究方向。国家、机构和作者间的普遍合作关系尚未建立,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合作以实现学术的深度交融。铁死亡和铜死亡的抑癌机制得到更多关注,具有广阔的临床研究前景。
  • 医疗数据统计
    张可昕​, 彭忠英, 褚闻来
    中国医院统计. 2024, 31(6): 414-41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253.2024.06.003
    目的 通过分析妇科 DRG病组负差额病例住院费用的内部构成及相关性,为医院优化费用结构、实现精细化管理提供决策参考。方法 收集某三甲医院 2023年度妇科病例数大于 100例所在 DRG组(共 13组)的医保年终清算数据,采用结构变动度法分析住院费用内部构成的变动情况,并通过新灰色关联分析评估各细分费用与住院总费用的关联程度。结果 8951个病例中负差额占比 50.2%,各 DRG组中负差额病例占比超过 50%的共有 8组。结构变动度最高的 3个组分别是 NZ13(女性生殖系统其他疾患,伴一般并发症与合并症组)、NB13(女性生殖系统重建手术,伴一般并发症与合并症组)、RE13(恶性增生性疾患的化学和/或靶向、生物治疗,伴一般并发症与合并症组)。各组中检查检验费贡献率均较高,其次是手术费。各项住院细分费用与均次住院费用的关联度排名前 3的依次为手术费(0.744)、检查检验费(0.743)和药品费(0.712)。结论 应关注手术项目收费,合理进行检查检验;科学管控药耗占比,合理调整费用结构;规范病案首页质量,优化临床路径,通过多种措施减少负差额病例的发生。
  • 医院管理统计
    潘友亮
    中国医院统计. 2025, 32(1): 14-1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253.2025.01.003
    DIP(按病种分值付费)和DRG(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支付模式的引入,标志着我国医保支付方式由 传统的“后付费”向“预付费”模式转变,对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和预算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分析了DIPDRG支 付改革对医院财务管理、病案管理、成本核算及信息系统等方面的影响,指出其促进了医院管理模式的系统性变革;其 次,基于流程管理理论,探讨了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路径,重点包括预算管理制度的完善、预算目标的明 确、预算管理流程的优化以及预算监督与评价机制的建立。通过调查和梳理相关文献,本文提出了针对DIPDRG支付 改革特点的预算管理体系优化策略,旨在提升公立医院在新支付模式下的运营绩效和财务管理水平,促进医院的高质量 发展
  • 医疗数据统计
    邓伟, 曾艳, 邓涛, 蔡爱球, 李小云
    中国医院统计. 2025, 32(1): 31-3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253.2025.01.006
    目的构建机器学习术中输血预测模型,指导临床用血策略,推动临床麻醉信息化建设。方法回顾性 收集吉安市某医院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择期手术患者与输血可能相关的特征,基于Python、R语言、SPPS进行数 据分析,并经logistic回归、lasso回归和Boruta算法进行特征筛选,结合边界合成少数类过采样技术(BorderlineSMOTE)与去除过近样本对的欠采样技术(TomekLinks)算法平衡数据集构建12个基础模型,选取最终模型并通过SHAP值进行模 型解释。结果研究最终纳入12906例患者,年龄、术前血红蛋白、白蛋白、手术时长、术中失血量、ASA分级、体质量被 选为最终特征,结合梯度提升决策树、BorderlineSMOTETomekLinks构筑预测模型,曲线下面积为0.955,召回率0.947, 特异性0.932,精确率0.365,准确率0.925,阴性预测值0.997,F1分数为0.527;平均准确度0.700;基于流光框架构建了 一个在线应用程序。结论研究构建了一个简单、便捷、准确、可解释的术中输血风险预测模型,为推进智能化麻醉术前 评估提供了理论依据
  • 医院管理统计
    付子英, 张君
    中国医院统计. 2024, 31(6): 453-45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253.2024.06.010
    目的 探讨 DRG支付方式中"次诊多编"行为产生的原因,分析这种行为对医保支付产生的影响,提高医疗机构对此问题的认知和重视,并从医院管理和医保监管两方面来寻求针对性的解决办法。方法 通过比照病案填报信息和 DRG入组结果,对随机抽取的医保结算清单进行质控,对涉及到高靠分组获得了更多医保支付的病案进行理论研究,梳理“次诊多编”行为产生过程,对深层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被质控的医保结算清单涉及“次诊多编”问题的数量较多,高靠分组导致医保多支付金额较高,综合性医疗机构此类问题更加凸显,但是现有的监管手段收效不佳。结论解决“次诊多编”问题的关键点,一方面是院内加强培训管理;另一方面是解决医疗机构实际问题,引导正确方向。
  • 基础理论与方法
    岑鸿蕾, 赵雅烨, 叶俊杰, 马小红, 王锐, 覃泽臻, 莫志杨, 李峤, 唐咸艳
    中国医院统计. 2025, 32(2): 81-8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253.2025.02.001
    目的 加权综合反距离加权插值(IDW)、普通克里金插值(OK)和薄板样条插值(TPS)等多种单一空间插值模型的插值结果,拟合空间插值集成模型,为综合评估疾病的空间分布特征提供新思路与新方法。方法 以广西肝癌死亡数据为例,首先采用 IDW、OK和 TPS插值模型分别估计广西各县区的肝癌死亡风险,比较不同单一插值模型的估计偏差均值(MPE)、估计偏差均方根(RMSE)、拟合优度(R2 )和插值图拟合平滑性。随后,基于各模型的 RMSE生成权重,线性加权各单一插值模型,拟合集成插值综合模型,综合评估广西各县区肝癌的死亡风险。结果 IDW、OK和 TPS插值模型的结果不一致,模型各有优劣。MPE由小到大为 TPS(0.002)、OK(0.004)和 IDW(0.020),准确性 TPS优于 OK;RMSE由小到大为 OK(0.349)、TPS(0.362)和 IDW(0.390),变异性 OK优于 TPS;R2由大到小为 OK(0.47)、TPS(0.44)和 IDW(0.37),拟合精度 OK优于 TPS。集成插值综合模型综合了各模型的优势,克服了单一模型拟合的不稳定性,其 MPE为0.005、RMSE为 0.352、R2为 0.43。结论 IDW、OK和 TPS插值模型在插值估计疾病空间分布特征方面各有所长,但不同单一插值模型间的插值结果存在一定差异性。集成插值综合模型加权综合了多种模型的结果,消除了单一插值模型拟合结果的片面性和不稳定性,权衡了模型间的优劣,实现了模型间的优势互补,更能综合稳定地揭示疾病的空间分布特征。
  • 医疗数据统计
    初天慈, 孙聪, 花琛, 靳晓翔, 王潇悦, 胡乃宝
    中国医院统计. 2025, 32(1): 19-2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253.2025.01.004
    目的分析烟台市二、三级医院医疗服务空间布局现状,为医疗资源进一步建设规划、提高居民医疗服务 可获得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烟台市二、三级医院为中心,根据GIS网络分析模型、泰森多边形等方法计算医疗服 务实际覆盖情况。结果烟台市三级医院平均服务居民点30.15个,平均最短就医距离10.19km,15min范围能够覆盖 80.36%的居民点。二级医院平均服务居民点15.87个,平均最短就医距离4.28km,30min范围内基本连接各区县交界 处,60min服务范围覆盖全市。结论有关部门应重视二、三级医院医疗服务空间弱势区域,改善三级医院服务区条块 分布现状,促进医疗资源合理分布,形成空间发展新格局。
  • 医疗数据统计
    章晓峰, 俞春生, 刘虎, 李智豪
    中国医院统计. 2025, 32(1): 24-3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253.2025.01.005
    目的 探讨胫骨骨折切复内固定术(ORIF)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开发个体化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验 证。 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180例进行ORIF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 分析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情况。经lasso回归初筛胫骨骨折ORIF后切口感染的潜在预警指标;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 归分析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构建个体化列线图预测模型;Hosmer-Lemeshow检验、校准曲线、决策曲线评价个体化 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拟合优度、校准度及临床适用性;绘制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图。另选取2022年10月-2024年5月我院收治的180例进行ORIF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外部验证。结果 180例进行ORIF治疗的胫骨 平台骨折患者中发生切口感染38例,发生率21.11%,其中深部感染14例(7.78%),表浅感染24例(13.33%)。与未感 染组相比,感染组体重指数高、手术时间长,吸烟、糖尿病、开放性损伤、ASA分级ⅢⅣ级占比高(P<0.05)。体重指数、 吸烟、糖尿病、开放损伤、ASA分级、手术时间是胫骨平台骨折ORIF后切口感染的潜在预警指标。体重指数、吸烟、糖尿 病、开放损伤、ASA分级、手术时间是胫骨平台骨折ORIF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Hosmer-Lemeshow检验(χ2=3.998, P=0.857)提示个体化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拟合优度较高,校准、决策曲线提示校准度高,临床净收益好。ROC曲线发现, AUC为0.918,95%CI为0.868~0.954,灵敏度81.58%,特异度88.73%,提示该个体化列线图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效 能。外部验证发现,通过建模组数据建立的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一致性。结论 本研究基于体重指数、吸烟、 糖尿病、开放损伤、ASA分级、手术时间构建的个体化列线图预测模型能够有效预测胫骨平台骨折ORIF后切口感染的 发生情况,有助于减少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和良好预后。
  • 卫生调查
    陈卓, 杨逢柱
    中国医院统计. 2025, 32(2): 151-15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253.2025.02.013
    目的基于OLS回归构建医疗精神损害赔偿模型,以分析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中的精神损害赔偿的影响因素。 方法以830例医疗损害纠纷案件为研究对象,通过方差分析将相关因素纳入OLS回归分析,构建线性回归模型。 结果:医疗精神损害赔偿模型显示,“地区”中的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与精神损害赔偿负相关(P<0.05),医院责任、主张赔偿额和伤残等级与精神损害赔偿正相关(P<0.05)。 结论:医疗精神损害赔偿模型简单,指标简化,方便审判员进行数据参考,有助于医疗纠纷的诉前解决,进一步发挥人民调解在医患纠纷中的作用。
  • 医院管理统计
    王琤, 马起龙, 韩雪馨, 周世豪
    中国医院统计. 2024, 31(6): 441-44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253.2024.06.008
    目的 探讨公立医院医护人员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以期为提高公立医院的应急能力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山东省某公立三甲综合医院与公共卫生关系紧密的7个科室 33个病区的 593名医护人员,通过问卷星网络平台进行问卷调查。为提高可比性和更准确地评估整体表现水平,本研究将得分转换为等级,从而分析公立医院医护人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结果 该公立医院医护人员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演练、应急培训及应急处置方面的参与率为45.14%,合格率为 58.40%,均处于较低水平。其中未参与此类活动的医护人员合格率仅为 40.78%,与参与活动的合格率 79.8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三方面的总体得分率为 56.11%,表明应急能力水平较低,平均得分为(2.81±0.88),低于合格分(P<0.001)。医护人员应急能力得分率 73.36%,处于中等水平。3个维度中,应急救援能力得分率最高(75.34%),个人应急态度次之(73.52%),应急知识掌握能力最低(65.23%)。结论 该公立医院医护人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应急实践活动参与度、应急知识掌握能力、个人监测预警能力、心理健康方面还有待提高。建议强化医护人员应急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培训、完善监测预警体系、提高医护人员心理干预能力。
  • 医院管理统计
    孙晓玮, 王智婷, 翟玉霞, 张娜娜, 宋峰峰, 赵素青
    中国医院统计. 2025, 32(2): 118-12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253.2025.02.007
    目的 分析新医改背景下滨州市某公立医院门急诊费用和住院费用结构变动情况,为进一步落实医改政策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 2013—2022年滨州市某公立医院门急诊及住院费用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和结构变动度分析各项指标。结果 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显示,2013—2022年门急诊费用中关联度前 3位分别是药费、
    检查费和化验费;住院费中前 3位分别是药费、卫生材料费和检查费。结构关联度分析结果显示,药费在门急诊和住院费用的变动贡献率均最大,并且呈负向变动。结论 新医改背景下,药费控制初见成效,然而检查费和卫生材料费呈现上升趋势,并且占比较高,需要引起重视;技术服务费逐年增长,但比重仍然较低。
  • 医院管理统计
    丁邱, 胡一河, 王晓, 范伟, 海波, 汪洋, 吕阳, 朱杰
    中国医院统计. 2025, 32(1): 8-1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253.2025.01.002
    目的计算2017—2023年苏州市10个区县医疗资源和服务利用效能,分析各地服务效能的差异和全市 效能的变化趋势,为完善医疗机构的管理政策提供参考。方法在熵值法完成赋权的基础上,TOPSIS法计算相对接近 程度Ci值,对各地做排序,对2017年和2023年结果做分析。结果2017—2023年苏州市的医疗服务人口增长2.69%, 执业医师总数增长44.05%,超过服务人口数的增长幅度。财政拨款投入增长112%。从5项服务量指标看,2017年10个区县差异较大。区县J的各项诊疗量遥遥领先;区县A、B、D完成了较多的服务量。2023年苏州全市各服务量指标均 明显增长,其中手术量增长97.40%。2017年全市医疗服务效能的前五位分别是区县J、B、D、A、E。各地的医疗服务效 能差距明显,服务效能第一是最末位的8.94倍。2023年服务效能的前5位与2017年基本相同;服务效能第一是最末位 的13.4倍。苏州全市2017和2023年的医疗服务效能值是0.4106和0.6402,增幅18.68%。与2017年相比,2019年、 2021年、2022年、2023年全市医疗服务效能提升显著。结论2017—2023年苏州市10个区县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服 务效能有差异。2017—2023年苏州市医疗服务效能呈现增长趋势。
  • 医院管理统计
    骆彩冰, 张冠荣, 邱晶青, 汪闻扬, 张菊
    中国医院统计. 2024, 31(6): 434-44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253.2024.06.007
    目的 探讨开放式工作环境下空间隔断影响医生工作中断、工作投入的作用方式及效应。方法 2021年7—9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广州市某公立医院 10个临床科室的医生进行调查,通过线上自填式问卷收集调查对象的工作区域空间隔断、工作中断与工作投入情况。根据个人空间的隔档数量和建构特征,将隔断形式分为无隔断、部分隔断和全隔断三类。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和多变量分析,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空间隔断对医生工作中断、工作投入的作用路径和效应。结果 共 128名医生纳入分析,办公空间为无隔断、部分隔断和全隔断的人数分别为 58人、40人和 30人。全隔断组的工作中断均分低于无隔断和部分隔断组,工作投入平均水平则高于后两者(P<0.05)。与无隔断相比,全隔断对工作投入具有直接正效应(β=0.583,P=0.005),并通过工作中断间接作用于工作投入(β=0.225,P=0.020),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 27.8%。结论 开放式环境下,医生工作投入水平与空间隔断、工作中断之间存在相互关
    联,且工作中断在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全隔断有利于增进医生的工作投入水平。
  • 综 述
    周秀芝, 刘俊杰, 石德文, 林林
    中国医院统计. 2025, 32(1): 74-8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253.2025.01.013
    目的对我国医养结合研究文献进行分析和总结,为我国医养结合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方法 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收录的国内核心期刊文献为数据源,利用CiteSpaceExcel软件对2014-2024年我国医养结合研究的发文量、作者、研究机构和关键词等进行分析。结果我国医养结合研究发文量总体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从事医养结合研究的团队集中在各高校和科研院所,且涌现出多位高产作者;在区域分布上多集中于北京、上海、南 京、浙江、武汉等经济发达地区;但机构和作者间缺乏合作,尚未形成权威性的研究机构和作者;我国医养结合领域的研究涉及医养结合的服务主体、服务内容、服务对象和服务模式等多方面的内容;结合关键词聚类和突现词分析显示,我国医养结合领域大体分为医养结合研究的主要阶段(2014-2017年)、反思阶段(2018-2020年)和深化阶段(2021-2024年)3个阶段。结论我国医养结合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且学界对医养结合领域的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但缺乏权威性的研究机构和作者。
  • 住院统计
    孙丽
    目的 对某三级综合医院住院死亡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了解住院死亡患者死因谱的发展变化情况,为医院疑难危重病例救治能力评估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利用该院病案统计管理系统收集2020—2022年全部住院死亡病例住院信息,按照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ICD-10)进行疾病分类,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 23.0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20—2022年,该院出院总人次为306 756人次,住院死亡总人数为1 522人,病死率4.96‰;3年间病死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各年份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470,P<0.001)。男性患者病死率6.35‰,女性患者病死率3.57‰,男性患者病死率高于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501,P<0.001)。不同年龄组间病死率存在差异,病死率最高的组别为小于28 d的新生儿组,病死率为30.91‰,其次是≥80岁年龄组,病死率为17.84‰,不同年龄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367.76,P<0.001);住院患者死亡原因顺位前3位分别为循环系统疾病(24.24%),呼吸系统疾病(21.16%),恶性肿瘤(20.83%);不同年龄组死因构成不同,新生儿组(小于28 d)主要死因为特发于围生期的呼吸疾患,主要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和新生儿窒息;28 d~<1岁组死于呼吸系统疾病的人数最多,20~79岁组主要死因为恶性肿瘤和循环系统疾病,≥80岁以呼吸和循环系统疾病为最主要死因。结论 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恶性肿瘤是该医疗机构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医疗机构应根据死因分布情况,加强相关疾病防治工作,开展健康干预和健康教育,降低高危人群的发病风险;同时针对不同疾病特点,优化诊疗流程,加强医疗资源配置,持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
  • 医院管理统计
    杨根林, 周洋, 邵萍
    中国医院统计. 2024, 31(6): 430-43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253.2024.06.006
    目的 探索移动百分位数控制图法在重症监护病房器械相关感染监测预警中应用的可行性,为医院感染监测预警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 2017—2022年苏南地区某三级甲等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器械相关感染月发病率数据,建立基于不同界值的控制图模型,选出最佳预警界值。结果 综合比较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约登指数和受试者工作曲线的计算结果,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呼吸机相关肺炎和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最优预警界值分别为 P85、P90和 P75,对应的约登指数分别为 0.91、1.00和 0.80。结论 控制图法在器械相关感染监测预警中,具有简单实用和预警功效高的特点。
  • 卫生调查
    潘永正, 符明, 王庆华
    中国医院统计. 2024, 31(6): 461-46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253.2024.06.012
    目的 探讨护理本科生专业自我概念与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相关性。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山东省某护理学院 191名护理本科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专业自我概念量表、个人职业生涯规划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本科生专业自我概念量表条目均分为(2.99±0.37)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个人职业生涯规划量表条目均分(3.56±0.54)分,处于中等水平;两者呈正相关(r分别为 0.661和 0.412);且专业自我概念、学习状态、与同学关系是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主要影响因素(P<0.05),共同解释护理本科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总变异的 44.2%。结论 护理本科生专业自我概念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处于中等水平,教育管理者及护理本科生应重视专业自我概念培养,提高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水平。
  • 住院统计
    蔺展, 马跃申, 杨凤昆, 张峻峰, 鲜伊丹, 刘萱, 黄慧杰, 张晓燕, 董静然, 崔壮, 宋振, 李长平, 高挺之
    中国医院统计. 2025, 32(2): 130-13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253.2025.02.009
    目的了解DRG支付改革政策实施前后天津市糖尿病患者住院情况及其费用构成变化趋势,分析DRG政策改革成效及可能存在的问题。方法基于2021—2023年天津市DRG实施前后医保结算数据,采用结构变动度(degree of structure variation,DSV)、灰色关联(grey correlation analysis,GRA)和中断时间序列(interrupt time series,ITS)分析,研究DRG政策对糖尿病患者住院情况及费用的影响。结果相比改革前,改革后糖尿病住院患者急诊入院率上升(P<0.001),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综合医疗服务费、药品费、卫生材料费以及个人负担均降低(P<0.001)。DSV和GRA分析结果显示,影响糖尿病患者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是检查费、化验费、综合医疗服务费和药品费。ITS分析结果显示,DRG改革后患者次均住院费用平均下降281.50元(P<0.001),月增长速度由改革前56.15元逆转为-42.51元(P<0.001),个人负担降幅增加(P<0.001)。除检查费外,各项住院费用构成增长趋势均逆转(P<0.001)。其中综合医疗服务费降幅最大,月增长速度由改革前21.68元逆转为-17.23元(P<0.001),其次为药品费、化验费和卫生材料费。结论天津市DRG支付方式改革成效显著、降本增效成果明显,有效降低了患者经济负担。但急诊入院率的升高和仍不合理的费用结构,提示DRG改革仍需进一步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