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全文下载排行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专家论坛
    徐小茗,赵升田
    摘要 (156) PDF全文 (1181)   可视化   收藏
    “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的实施,加快了我国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步伐,为持续改进医保支付机制,并宣布实施《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以期实现医保基金使用的提质、降本和增效,而医保支付政策与医院的绩效管理息息相关。本文从绩效管理的角度出发,分析了DRG/DIP支付方式改革对公立医院绩效管理的影响,并从成本核算和分析、人才建设、绩效评价体系建设、信息化建设和文化建设5个方面,探索DRG/DIP支付背景下公立医院的绩效管理路径,为公立医院绩效管理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为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 综 述
    李云峰,杨业春,向萍,胡伟
    目的 了解国内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研究的现状及热点,为后续研究重点和方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检索DRG相关文献,对DRG文献的文献数量、发表年份等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分析DRG文献的核心作者及合作团体情况、高频关键词及其间的联系等。结果 2011—2022年发表的“主题”为“DRG”或“疾病诊断相关分组”的期刊文献2 602篇。2015年后,国内DRG研究文献量呈现倍数上涨,2021年和2022年的年文献量均超过500篇;核心期刊文献量1 072篇(41.20%),非核心期刊文献量1 530篇(58.80%)。DRG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188位,形成7个主要合作团〖JP2〗体,累计发文1 425篇(54.77%),其中以胡牧和郭默宁为中心的团队成员较多;高频关键词的网络共线图和中心性分析显示,“支付方式”“DRG预付费”“病案首页”“医院管理”“住院费用”“绩效评价”是DRG研究领域的高频关键词,点度中心度和接近中心度排名靠前;而“病案首页”和“CMI”的中介中心度较大。结论 DRG研究领域的文献量近年来快速增长,但文献质量有待评价和提高;核心作者相对集中且总体影响力和学术引领作用较强;DRG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DRG付费、DRG绩效评价和医院管理等方面。 
  • 医疗数据统计
    徐青,余冰,周佩敏,戴沈洁,董晓敏
    目的 本研究旨在构建预测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风险的机器学习模型,并利用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SHAP)方法分析影响DVT风险的关键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日至2022年7月31日在温州市某医院接受THA患者的数据,按4∶〖KG-*2/3〗1随机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采用递归特征消除法及5折交叉验证选取最佳特征;运用6种机器学习算法开发预测模型,并用多种指标评估性能;SHAP方法用于对最优模型进行可解释性分析。结果 共416例THA患者纳入最终研究,其中训练集患者333例,测试集患者83例。XGBoost模型在测试集上表现最佳,其敏感度为0.817,特异度为0.783,F1分数为0.860,ROC-AUC为0.800,Brier评分为0.106。SHAP摘要图显示,影响THA术后DVT发生的前5位最重要因素依次为年龄、胆固醇、术后卧床时间、纤维蛋白原、术前血浆D-二聚体浓度。SHAP值的特征依赖图显示,年龄、胆固醇、术后卧床时间以及纤维蛋白原对THA患者DVT的影响均呈现出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其中年龄、术后卧床时间和纤维蛋白原与DVT风险之间表现为倒“U”型关联,而胆固醇呈正相关。单样本特征影响SHAP从个体角度解释了各预测因素对其发生DVT的影响。 结论 本研究开发了高效可解释的预测THA患者DVT风险的机器学习模型,有助于临床识别高风险患者并给予个性化干预。
  • 医院管理
    刘佳婧,蒋晓英,朱正飞
    目的 探索临床研究中心管理岗位绩效考核体系的构建,进一步提升医院临床研究管理能级,实现研究项目的高效运营,为临床研究管理人员绩效考核提供思路。方法 通过对临床研究中心管理岗位的分析,实施以工作量为基础的绩效考核体系,利用三级因素劳务值量化新启动项目,纳入满意度及扣罚项目;对实施前后关键数据使用 t 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t检验结果显示,部分工作量指标、满意度及人均收入有明显增长,且新启动项目数(t =-2.24,P=0.037)、在研项目数(t =9.71,P<0.01)、临床试验发药量(t =9.42,P<0.01)、满意度(t =4.83,P<0.01)、人均月收入(t =5.5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从定额转变为以工作量为基础的考核体系,分解量化工作负荷、难度和风险,能激发临床研究中心管理岗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实现医院与员工双赢,并为相关岗位完善薪酬激励机制提供思路。
  • 住院统计
    邬徐琪,孙婷
    目的 分析某三甲精神病专科医院精神类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影响因素及潜在风险,为临床防范与处置精神类药物不良反应提供参考。方法 对某精神病专科医院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上报的265例因使用精神类药物出现不良反应的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65例ADR报告中,男性88例,女性177例,女性多于男性;患者平均年龄(42.23±17.54)岁,以中青年居多。ADR报告共涉及40种药品,其中抗精神病药不良反应报告例数最多,占66.42%,其次是抗抑郁药,占20.38%;ADR累计报告例数排名前3位的药物分别是奥氮平、富马酸喹硫平及利培酮。ADR累及最多的系统是消化系统,共报告105例,占37.23%;其次为神经系统,共报告88例,占31.21%。结论 精神类药物引发的不良反应形式多样,识别难度大,临床应加强对精神类药物的用药监测,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 统计软件应用
    刘卉萌,李瑞,王予童,冀贞浩,米白冰,陈方尧,沈明望,齐欣,裴磊磊,曾令霞,侯铁军,庄贵华
     目的 介绍双链笔记软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研判中的应用。方法 以2021年12月至2022年1月陕西省西安市暴发新冠感染疫情研判的实践经验为基础,应用双链笔记软件——Obsidian的跨文本检索、建立双链链接、绘制可视化关系图谱等功能,在海量流调报告中提取关键信息,研判疫情走向。结果 基于双链笔记软件的特有功能,能够快速从海量流调报告中提取关键信息,有助于快速理清传播链,研判聚集性疫情的发展趋势,发现潜在风险点位。结论 基于双链笔记软件的疫情分析研判,具有快速、精准、可视化等特点,可为今后突发传染病海量流调报告及时精准分析提供经验。
  • 医疗数据统计
    金盈盈,胡琴节,黄佩佩,胡旦翔
    目的 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控磷饮食依从性情况及其与疾病感知相关性,为临床制定相应的干预对策提供指导。方法 选择2019年11月至2022年3月间于某医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老年终末期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终末期肾病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相关饮食依从性量表、简易疾病感知量表(the brief illness perception questionnaire, BIPQ)对患者的控磷饮食依从性及疾病感知状况实施分析,并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控磷饮食依从性和疾病感知相关性。结果 284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老年终末期肾病患者中,控磷饮食依从性的总评分(48.45±2.16)分,其中71例(25.00%)控磷饮食依从性高,111例(39.08%)依从性中等,102例(35.92%)依从性低;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患者的疾病感知BIPQ量表总评分为(47.49±14.64)分;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患者的控磷饮食依从性与疾病感知呈显著负相关(r=-0.879,P<0.001)。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患者的控磷饮食依从性整体表现处于中等水平,且其控磷饮食的依从性和疾病感知呈负相关。
  • 住院统计
    宋艳龙,成晶,卫蕊
    目的 通过对医院门诊量的统计,分析其动态变化规律,为医院决策和医疗资源配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某地区大型三甲综合医院2013—2021年的门诊患者量,采用季节指数对月度、季度门诊量进行动态分析。结果 门诊人次呈逐年增长趋势,月度季节指数以12月最高,达到115.91%,2月最低,为78.40%;季度季节指数以第四季度最高,达到104.99%,第一季度最低,为93.53%。结论 医院门诊患者人次随月份和季节变化存在明显的周期性和规律性,医院应根据门诊人次变化规律,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 综 述
    苏国强,周鑫,吕游
    美国癌症协会每3年对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统计数据进行一次更新,更新数据来源于美国人口癌症登记处和国家卫生统计中心。其主要内容:①2023年,美国大约153 020人被诊断CRC,52 550人死于该病,其中 50 岁以下人群中有 19 550 例患病和3 750 例死亡;②CRC发病率的下降幅度发生了变化,从2000—2010年的每年3%~4%放缓至2011—2019年的每年1%;③直肠癌的比例从 1995 年的 27%上升到 2019 年的 31%,且CRC发病正在向左结肠转移;④从2011年到2020年,CRC死亡率总体每年下降2%,但50岁以下人群和65岁以下美国原住民的CRC死亡率每年上升0.5%~3.0%。总之,尽管CRC总体死亡率持续下降,但CRC正迅速向更年轻、更晚期以及左半结肠/直肠发展。本文对美国CRC更新数据的重要内容进行整理并加以简要解读,同时结合我国CRC发病现状,分析CRC发病率变化的病因,为CRC诊疗提供参考。
  • 传统meta分析误用辨析
    张天嵩
    meta分析是针对2个或2个以上研究结果的统计合并,但其结果受包括发表偏倚在内的多种因素影响。在meta分析实践中,漏斗图和漏斗图不对称检验广泛应用于偏倚的检验,但常被研究者误用。本文主要介绍漏斗图和附加轮廓线漏斗图的基本知识,列举国内外期刊上已发表的文献中正确或错误使用漏斗图的情形,并给出合理使用漏斗图和进行漏斗图不对称检验的推荐建议。
  • 医疗数据统计
    陈铭,刘金婵,唐田书,许德华,陈晓琳,饶绍奇
    目的 采用孟德尔随机化方法分析抑郁症与间质性肺病(ILD)之间的因果关系,为ILD的预防、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利用大样本全基因关联研究汇总数据,选择与抑郁症密切相关的遗传位点作为工具变量,逆方差加权法为主,加权中位数法和MR-Egger 回归为辅对数据进行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以OR值评价抑郁症与ILD之间的因果关系,异质性检验、基因多效性检验和敏感性分析3种方法评估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结果 共纳入37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作为工具变量,逆方差加权法估计抑郁症患者患ILD的风险(OR)是健康人群的1.21倍(95%CI:1.075~1.361,P=0.002)。加权中位数法同样支持抑郁症和ILD之间存在因果效应(95%CI:1.118~1.564,P=0.001)。逆方差加权法和MR-Egger回归的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不存在异质性,MR-Egger回归截距项和MR-PRESSO方法检验表明结果受基因多效性影响的可能性较小,leave-one-out分析未发现非特异性SNP。结论 抑郁症与ILD之间可能存在正向因果关联。
  • 医院管理
    刘苑婷,方家尉,何丽萍,黄国标,梁智敏
    目的 研究基于关系数据库的按病种分值付费(DIP)和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相结合体系的构建,并应用于公立综合医院的儿科学科建设中,探讨学科建设的发展方向。方法 应用政府平台提供的DRG和DIP评价体系,关联医院病案首页数据库,计算2018—2020年儿科住院患者对应的DRG和DIP评价指标,探讨实现医保控费和学科发展双赢的措施。结果 2018—2020年医院收治疑难重症病人能力、效率和安全变化不大,病例组合指数(CMI)分别维持在0.45~0.47(普通儿科)和1.43~1.54(新生儿科),时间和费用效率指数在0.74~0.87,没有中低风险组死亡,除了新生儿科的疑难患者比例在2020年从原来的24.68%降至17.71%。总体医保控费情况尚可,到2020年实现了普通儿科和新生儿科无亏损。收治的部分高CMI的病种具有发展潜力,如普通儿科的“病毒性脑、脊髓和脑膜炎,不伴合并症与伴随病”和新生儿科的“新生儿伴呼吸窘迫综合征”和“早产儿伴严重问题”等。结论 DRG和DIP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构建,可不依赖第三方公司,实现学科建设发展态势、医保控费着力点、学科未来发展定位的把握。
  • 病案统计
    何美玲,曾令霞
    目的 通过对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病案首页主要诊断及主要手术操作编码进行汇总分析,逐步提高主要诊断及主要手术操作编码正确性。方法 分层抽取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病案管理系统中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10个专业,手术占比在30%以上的出院病案首页,由同一临床医师和编码员进行主要诊断及手术编码质控,采用线性趋势性卡方检验分析质控前后病案首页主要诊断及主要手术操作编码错误率的变化趋势。结果 共抽取1 400份病案进行分析,其中含手术的病案885份。对主要诊断、主要手术操作持续性1年质控后,主要诊断编码错误率由39.5%降低到5.0%,其中临床医生主要诊断书写错误率从23.5%降低到3.0%;编码员主要诊断编码错误率从16.0%降低到2.0%。主要手术操作编码错误率从40.5%降低到10.4%,其中临床医生主要手术操作错误率降低了19.0%,编码员主要手术操作编码错误率降低了11.1%。结论 住院病案首页主要诊断及主要手术操作填写及编码错误率较高,临床医生和编码员是主要责任人。应加强对临床医生、编码员的培训考核,在信息系统增加主要诊断和手术操作的校验,形成日常化的质控方案和流程,持续推进首页质控工作,并把主要诊断和主要手术操作作为重点质控内容。
  • 医疗数据统计
    栾春业,郭立莎,张冰,苏朋涛,李伟华,张金英
    目的 分析山东省某地市级三甲医院成人内科急诊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发现就诊规律及临床特点,为明确急诊救治重点、优化急诊流程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通过山东某地市级三甲医院分诊信息系统调取2019年1月至12月急诊科就诊预检分诊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预检分诊级别、诊断、就诊时间等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急诊科全年共接诊28 428名成人内科患者,性别比为0.937∶1;就诊患者中30~岁人群最多(25.38%),45~岁组占23.36%;60~74岁组占23.77%。全天就诊高峰在 19:00—19:59(占接诊量36.67%),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就诊患者中预检分诊级别以4级亚急症或非急症为主。成人患者中随年龄增长,1级急危患者和2级急重患者比例升高。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是成人内科急诊的主要疾病谱。结论 急诊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及疾病谱特点,应加强夜间急诊人员安排,加强主要疾病诊疗规范培训和学习,提高救治效率,保障患者就医安全。
  • 卫生调查
    李青桐,万君,焦曙光,刘国成,赵双,王翔宇
    目的 分析带量采购政策对某三甲综合性医院心血管药物原研药和仿制药使用情况的影响,为仿制药的进一步使用及药物相关政策实施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该院的目标药物,对带量采购政策实施前与实施后原研药和仿制药使用数量及占比、销售金额及占比、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Dc)、仿制药替代率以及实际节省费用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带量采购政策实施后,样本医院原研药单价无明显变化,仿制药单价呈下降趋势。原研药整体使用量较政策实施前增加,在原研药和仿制药共同用量中占比减少,仿制药整体较政策实施前使用量上升,在原研药和仿制药共同用量中占比增加。原研药整体销售金额下降,在原研药和仿制药共同销售金额中占比上升,仿制药整体销售金额下降,在原研药和仿制药共同销售金额中占比下降。目标药物DDDs整体基本增加,DDDc均减少。仿制药替代率基本上升,实际节省费用为307.56万元。结论 带量采购政策实施后,样本医院部分患者用药负担切实减轻,节省了药品费用。
  • 综 述
    王爱民,王凤琳,黄一铭,徐雅琪,张文婧,丛显铸,苏维强,高梦瑶,李爽,葛佳瑜,张椿卉,孔雨佳,石福艳,王素珍
     目的 分析基于英国生物样本数据库(UK Biobank)开展的关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为研究者开展心血管疾病相关研究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在Web of Science核心集数据库中检索2016年至2022年期间基于UK Biobank数据库开展的关于心血管疾病研究的文献,运用Citespace 6.1.R 2和VOSviewer 1.6.18软件分别从国家、机构、关键词等方面对心血管疾病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研究共纳入284篇文献,整体发文量处于增长趋势;发文量排在第1位的作者是S.PETERSEN,发文量最多的国家是英国,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英国牛津大学;关键词突现分析提示,近5年研究趋势主要集中在危险因素分析(adiposity,body mass index)、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与疾病预后分析(therapy,all-cause mortality)等方面的研究。另外,以“smoking”为代表的危险因素探讨、基因表达(loci,expression)和以孟德尔随机化为代表的偏倚控制方法探讨(Mendelian randomization,bias)是现阶段基于UK Biobank数据库开展的有关脑血管疾病的研究热点。结论 当前基于UK Biobank数据库的心血管疾病研究处于快速发展期,英国与美国在该领域开展的研究较多,近5年该领域研究趋势和热点主要集中在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基因表达、疾病预后分析与偏倚控制方法等方面。
  • 基础理论与方法
    何贤英
    目的 探讨当连续型自变量和logitπ 不满足线性关系时,不同数据离散化方法的优劣,为logistic回归分析中连续型自变量离散化处理提供参考。方法 运用R软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从效应量、自变量个数、样本量3个角度产生模拟数据,进一步对连续型自变量采用不同离散化处理后拟合logistic回归模型,比较不同方法拟合效果。结果 不同模拟数据集研究结果均显示,4种连续型变量处理方法拟合logistic回归模型时,“OR 值最大化分类法”能更好地筛选出对结局变量有影响的自变量,并且其模型拟合效果亦最好,表现为其 AIC 最小,Nagelkerke R2最大,正确合计率也较高。结论 当连续型自变量与logit π 之间呈非单调变化关系时,在拟合logistic回归模型时建议使用双界点 OR 值最大法对数据进行离散化。
  • 住院统计
    郭在金,周罗晶
    目的 建立差分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ARIMA),预测江苏省某三甲医院的平均住院日,为医院医疗资源的配置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以江苏省某三甲医院2013年1月至2021年6月全院平均住院日数据为基线,利用R软件构建ARIMA模型,对2021年7月至2022年5月11个月的全院平均住院日进行预测,并与实际值进行对比,评价ARIMA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 该医院的平均住院日自2013年1月起逐年呈现下降趋势,并且具有一定的季节特征。拟合最佳的ARIMA模型为ARIMA(0,1,1)(0,1,1)12,其平均相对误差 MAPE 为1.78%,均方根误差RMSE为0.24。ARIMA模型的预测中,RMSE为1.49,MAPE为7.78%,预测结果较为理想。结论 应用ARIMA模型对该院的平均住院日预测效果较好,可用于该院平均住院日的短期预测。
  • 医院管理统计
    唐再丽,周王艳,黎俊
    目的 分析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手术指标含义,利用数据库查询语句实现指标统计,为从事医院统计工作的同仁提供参考。方法 对部分病案首页手术指标进行解释分析,在SQL中完成指标统计,并分析本文统计结果与绩效考核平台结果的差异。结果 2种统计方法的指标结果仅I类切口感染率存在较小差异,可能由于国家平台的数据清洗、参数校正的因素造成差异。结论 医院统计工作者可以将本文的统计方法和SQL语言运用到实际工作中。SQL语言是新时代大数据查询统计的必备工具,值得学习和推广使用。
  • REDCap电子数据采集系统
    刘卉萌,王予童,肖继真,张彬艳,曹岁霞,霍亚婷,刘静春,杨佩莹,党少农,颜虹,米白冰
    目的 基于REDCap电子数据采集系统,开发一种具备交互式可视化数据采集、患者自报告数据管理和标准化数据存储的工具。方法 利用REDCap构建电子数据信息采集工具框架,并基于自定义图像映射及REDCap外部模块完成图像和标准化字段的关联,实现交互式可视化数据采集和标准化数据存储。结果 基于REDCap系统,实现了患者自报告数据的便捷、准确采集,内容包括签署电子知情同意书、交互式可视化数据采集、实时反馈评估报告、定制自动化随访提醒等。结论 该工具能提高患者自报告数据质量,实现标准化自报告数据存储,提高科研工作效率,降低科研人员工作量。
  • 医疗数据统计
    杜燕华,朱洪挺
    目的 探讨糖尿病早期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基于BP神经网络算法构建其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永康某中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 048例糖尿病患者,其中糖尿病肾病患者115例,占10.97%,并以此分为DKD组(糖尿病肾病组115例)和DM组(糖尿病组933例)。收集患者相关资料,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排除混杂因素后按1∶1最邻近方法进行匹配。以单因素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运用BP神经网络算法基于相关因素构建预测模型。以平均绝对值误差(MAE)进行模型效能分析,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风险预测模型的预测价值,并进行外部验证,采用校准曲线评估模型一致性。结果 混杂因素有性别、合并高血压、空腹血糖、尿酸,将建模集按1∶1比例以最邻近方法进行PSM排除混杂因素后,DKD组95例,DM组95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患者年龄、2型糖尿病、总胆固醇(TC)、尿蛋白排泄率、糖尿病病程、胱抑素C(Cys C)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测精度从大到小依次为BP神经网络算法、决策树、支持向量机、逻辑回归。BP神经网络结果显示影响糖尿病早期肾病发生重要性的前4位因素依次为蛋白尿排泄率、年龄、糖尿病病程、Cys C。预测模型AUC为0.959(95%CI:0.917~1.000),约登指数0.867,对应的敏感度与特异性分别为0.867、1.000。外部验证AUC为0.958(95%CI:0.922~0.995),其敏感度与特异性分别为0.804、1.000,校准图中校准曲线贴近于标准曲线。结论 基于机器学习法构建的以年龄、病程、尿蛋白排泄率、TC、Cys C、2型糖尿病为预测特征的BP神经网络算法模型对糖尿病早期肾病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可以把该模型临床应用于此类高风险人群的管理识别。
  • 统计软件应用
    张玲珍,谢盛堂,王辉,曾春虹,朱立可,刘联斌
    目的 利用Power BI Desktop对医院DIP分组明细进行多维度对比分析及数据可视化,寻找医院DIP亏损原因。方法 提取某三甲肿瘤专科医院2022年度部分出院结算DIP入组明细数据,通过数据导入、数据类型转换、建立数据关系、数据建模、数据可视化等方法,建立全院、科室、病种等多个维度的可视化动态分析报表。结果 Power BI Desktop能有效提升DIP精细化管理水平,提升工作效率,精准分析亏损原因,指导科室进行改进,有效减少医院DIP医保资金亏损。结论 Power BI Desktop具有成本低廉,定制化、可视化、自动化程度高,用户界面友好等特点,值得在各医院尤其是信息化程度低、专科运营人员不足、资金预算不足的医院DIP精细化管理中进行推广。
  • 综 述
    郝攀峰,潘澍泽,秦林原,武晓岩
    代谢组学是研究生物体内所有小分子代谢产物的学科领域。其利用先进的技术平台如质谱和核磁共振等,可以全面、高通量地检测代谢物,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发病机制研究和个性化治疗提供新思路。由于代谢组学数据具有多样性、高维度、动态性、噪声和变异性等特点,为其数据分析方法研究提出了严峻挑战。本文拟通过归纳总结近年来主要的机器学习法尤其是其改进方法在代谢组学数据统计分析中的进展,为进行有效的数据分析,充分发挥代谢组学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提供重要依据。
  • 门诊统计
    陈文娟,林建潮
    目的 通过建立季节ARIMA模型,对浙江省某三级综合性医院门诊量进行预测,为医院合理配备门诊人力资源提供依据。方法 以2013年1—6月浙江省某医院门诊量数据为基线,利用SPSS软件构建季节ARIMA模型,对2023年7—12月的门诊量进行预测,通过对比门诊量实测值,评价季节ARIMA模型预测门诊人次的精度。结果 该综合性医院门诊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并呈现周期性波动的特征。拟合的最优季节ARIMA模型为ARIMA(0,1,1)(1,0,1)12,BIC(贝叶斯信息准则)为5.273,MAPE(平均绝对百分误差)为14.265,R2 (模块决定系数)为0.408,总体相对误差为1.83%,预测结果良好。结论 季节ARIMA模型较好地模拟了该三级综合性医院门诊量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趋势,为该院门诊量的短期预测提供理论依据。
  • 住院统计
    林建潮
     目的 分析全国三级公立医院次均住院费用的内部构成及变化,为优化次均住院费用结构、控制医疗费用增长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中三级公立医院患者次均住院费用相关资料,运用结构变动度方法分析2014—2019年全国三级公立医院患者次均住院费用结果变动情况。结果 2014—2019年三级公立医院患者次均住院费用逐年上升,其中药费占比逐年下降,卫生材料费占比逐年上升。药费、卫生材料费和手术费是三级公立医院次均住院费用结构变动的主要费用项目,3者累计贡献率超过70%。结论 三级公立医院患者次均住院费用结构变动较大,药费管理虽有明显改善,但体现医护人员技术价值的手术费、治疗费等未见显著提升。建议进一步规范诊疗体系,加强医用卫生高值耗材管控,合理提升医疗技术服务价格。
  • 医院管理统计
    陈寒杰,陈芸,卢红,许昌,段俊,吴世超,刁予涵,刘颜
    目的 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与病案首页相关的部分指标提供多维度、高效、高质的统计分析方法。方法 利用Microsoft SQL Server查询分析器与病案统计管理系统后台数据库进行连接,通过编写结构化查询语言(SQL)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通过执行编写好的SQL语句可快速地查询所需数据,所生成的统计结果直观、准确,操作使用简便,满足多样化的统计需求,有效地提升了数据质量,为医院的管理决策起到了重要作用。结论 应用SQL语言可有效解决医院统计工作中的难题,相较于传统的统计方法提升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新时代的医院统计工作者应提高工作技能、创新工作方法,更好地为医院管理提供服务。
  • 统计软件应用
    张丽君,黄艳艳,蒲杨,陈柯,徐凡,罗祥力,石丘玲
     目的 系统分析当前健康体检数据的数据特征,利用Excel和SAS软件宏过程实现数据预处理。方法 利用某地市级三甲医院2017年10月至2020年12月健康体检数据平台中的健康体检数据,通过数据梳理总结当前体检数据的特征,制定相应的预处理规则,并基于Excel和SAS软件提出具体数据预处理方案、操作流程及宏代码。结果 通过Excel和SAS软件进行了健康体检数据的批量列名转换,使其符合SAS软件变量名命名规则;实现了多个不同结构的数据集合并而不出现截断值,保证了数据库的完整性;通过删除缺失变量和观察、合并重复变量和识别重复观察等过程,最终结合人工识别完成了体检数据预处理,形成了可供研究者进一步使用的健康体检数据库。在处理过程中编写了SAS宏过程,实现了数据预处理代码模块化。结论 通过Excel和SAS软件可以实现健康体检数据高效预处理、提高了数据质量、增加了数据可利用性,为数据库的利用和分析奠定基础,为健康体检数据的多中心研究应用的实现提供可能,具有一定的应用推广价值。
  • 医疗数据统计
    牛文燕,刘海涛,吴婷婷
     目的 通过对某院外科手术量的统计分析,找出其动态变化的规律,为医院管理与医疗资源配置提供信息参考。方法 采用移动平均季节指数法对该院2011—2020年手术量数据进行动态分析并建立预测模型。结果 除2020年因新冠感染疫情原因有所下降外,其余年度外科手术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累计增长227.27%,10年的平均递增速度为8.56%。一年中,第二、三季度的手术量较多,季节指数均超过100.00%;第一、四季度的手术量较少,季节指数均低于100.00%。结论 该院外科手术量随季节变化存在明显的规律性,医院管理者应根据手术量的变化发展规律,合理调配医疗资源,确保医疗安全和服务效率。
  • 医疗数据统计
    吴菁祎,邓伟,余勇夫
    目的 在中国老年人群中探究认知障碍和教育程度与死亡的关联,为中国老年人的认知功能管理提供建议。方法 研究人群来自2005年和2008年中国老年健康调查(Chinese  longitudinal healthy longevity survey, CLHLS)中年龄在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群。传统的Cox比例风险模型和可加Cox比例风险模型被用于估计认知障碍和教育程度与全死因死亡之间的关联。数据分析包括单暴露分析,分层分析及交互作用分析。其中可加Cox比例风险模型的结果通过图像的形式呈现。结果 15 860名满足条件的参与者被纳入研究,其中11 044名参与者在随访过程中死亡。研究发现,患有认知障碍会导致老年人死亡风险的增加(HR=1.32,95%CI:1.26~1.39),且在按教育程度分层后,这种有害作用随着教育程度的下降而减弱(受教育年限>6年 HR=1.47,95%CI:1.08~2.00;受教育年限1~6年 HR=1.44,95%CI:1.26~1.63;受教育年限0年 HR=1.32,95%CI1.25~1.39)。此外,教育程度与死亡的关联在不同认知功能的人群中不一致,在认知功能正常的人群中观察到教育程度对于死亡的保护作用(HR=0.83,95%CI:0.77~0.91),未在患有认知障碍人群中观察到这种保护作用(HR=1.09,95%CI:0.81~1.47)。结论 建议社区卫生中心根据老年人的受教育程度来对他们的认知功能状况进行管理。
  • 传统meta分析误用辨析
    许吉,邓宏勇
    临床研究文献的质量评价是meta分析的重要内容。本文对研究方法学质量(偏倚风险)评价工具进行了梳理,介绍了随机对照试验和非随机干预性研究常用评价工具,并结合案例,归纳分析常见误用情况,为合理选择文献质量评价工具提供参考。
  • REDCap电子数据采集系统
    邢娟丽,何丹丹,王杰,朱海璐,巩晓颖,李欣阳,梁煊怡,王明旭,米白冰,马乐
    开展高质量随访对眩晕患者的临床治疗与疾病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介绍使用REDCap系统建立眩晕患者专病队列并长期随访的设计及使用经验。设计在线调查表单采集患者基本资料,整合眩晕头晕残障程度评估量表、平衡信心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等作为主要研究结局收集工具,通过链接医院信息系统的方式导入患者临床检查结果。以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3个月后、6个月后、12个月后5个事件采集节点,设置和创建前述数据收集表单,梳理并制定研究质量控制流程,设置并管理不同研究者的权限,最终建立眩晕患者专病队列项目并采集随访数据。截至2022年6月22日,已收集到378名眩晕患者数据信息,并计划进一步随访。实践发现,基于REDCap建立的专病队列随访项目可实现多地点、多终端同时输入,可实现医疗数据录入、质控及权限管理,可构建随访工作日历,最终建立优质高效的研究数据库。其设计流程简单、操作容易、信息收集完整,为耳鼻喉科医师开展眩晕相关临床研究提供一个免费、便利、高效及标准化的项目管理和数据采集工具。
  • 医疗数据统计
    王文文,林永强,王超超,姜益
     目的 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探讨黄葵胶囊联合氯沙坦钾治疗糖尿病肾脏病Ⅲ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糖尿病肾脏病Ⅲ期患者分为试验组(n=43)与对照组(n=43)。所有患者均接受相同的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氯沙坦钾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黄葵胶囊。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治疗后8周、治疗后12周分别测量2组患者的24 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24 h urinary protein,Upro)、尿肾损伤分子-1(urinary kidney injury molecule-1,UKim-1)以及尿β-2-微球蛋白(urinary β-2-microglobulin, Uβ-2-MG)水平;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2组患者中医临床证候积分差异。结果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2组患者的Upro、Uβ-2-MG的时间效应、组间效应和交互效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UKim-1只有时间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Upro以及Uβ-2-MG水平随治疗时间变化趋势不同。多变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后4周、治疗后8周以及治疗后12周的Upro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8周以及治疗后12周的Uβ-2-M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2周后试验组中医临床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黄葵胶囊联合氯沙坦钾治疗糖尿病肾脏病Ⅲ期疗效优于单纯使用氯沙坦钾治疗。
  • 卫生调查
    靳娟,杨佩莹,李学敏,高津菁,罗培培,张媛,尹金玲,米白冰,张艳
    目的 探讨HIV感染者/AIDS患者(PLWHA)的儿童期创伤经历与焦虑、抑郁及自杀风险间关系,为早期识别PLWHA心理问题风险与干预提供循证证据支持与流行病学依据。方法 选取于西安市某医院艾滋病专科门诊接受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广泛性焦虑症量表(GAD-7) 评估患者焦虑水平,抑郁自评量表(PHQ9 )评定患者抑郁情绪,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自杀问卷部分(MINI)评估自杀风险,童年创伤问卷(CTQ)评估儿童期创伤;以频数和构成比描述定性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各组间比较,通过优势比(OR)及其95%置信区间(CI)表示关联强度。结果 在470例患者中,64.7%的PLWHA有过童年创伤经历,其中童年受情感虐待、躯体虐待的发生率均高于无焦虑症状者(P<0.05)。54.5%的PLWHA患有抑郁症状。童年受到情感虐待、躯体虐待者具有自杀倾向的风险分别是未受到的4.792倍(OR=4.792, 95%CI:1.896~12.110)、3.130倍(OR=3.130, 95%CI:1.430~6.851)。结论 儿童期创伤经历的PLWHA更容易发展为焦虑抑郁,并增加自杀风险。应特别关注PLWHA的心理健康状况,尤其是有童年期情感虐待与躯体虐待经历者,尽早设计相应心理干预措施,预防自杀和其他不良事件的发生。
  • 综 述
    薛允莲,刘贵浩
    近年来,国家对耗材管控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要求。为了提高耗材精细化管理水平,医疗机构基于数据驱动的耗材精细化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本研究系统回顾了2009年以来我国的耗材管控政策要求,并从耗材准入和耗材使用的多角度进行耗材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探讨指标体系构建客观存在并需要规避的一些问题,以期为医疗机构的耗材精细化管控提供思路。
     
  • 医疗数据统计
    李倩妮,徐灵燕,李健,刘美娜
     目的 利用竞争风险模型分析浸润性乳腺癌(IBC)全乳切除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绘制列线图进行患者生存率的个体化预测。方法 提取SEER数据库中诊断为IBC并行全乳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基于竞争风险模型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绘制列线图预测患者术后3年及5年的生存率,采用Cindex、ROC曲线及校准曲线验证预测能力。结果 纳入全乳切除手术的IBC患者129 808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种族、婚姻状况、组织学分级、T分期、N分期、M分期、ER状态、PR状态、分子亚型、放疗及化疗为患者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利用预后影响因素绘制列线图,3年、5年的Cindex分别为0.853、0.823,ROC曲线AUC值分别为0.821、0.818,校准曲线显示预测与实际情况拟合良好。结论 竞争风险模型能够有效识别IBC全乳切除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以此为依据绘制的列线图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可为临床医生评估患者预后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 医院管理统计
    符健
    目的 利用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指标评价市级医院新生儿住院医疗服务绩效情况。方法 收集西安市2019年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上报的新生儿住院患者病案数据,取权重前10名的医院纳入分析,从服务能力、服务效率和医疗质量安全3个维度及运用综合指数法进行医疗服务评价,并与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名单对比。结果 DRG组数覆盖面较全,无低风险组死亡病例,A医院的能力指数和综合排名第1位,D和H医院的效率指数排名并列第1位,E医院的DRG组数和CMI值排名第1位。结论 全市新生儿救治范围覆盖较广,医疗质量安全程度较高,但是医疗服务能力和效率之间有待均衡发展,更应关注各维度指标的提升,而非单一的综合排名。
  • 医疗数据统计
    何丽萍,刘苑婷,黄伟娟
    目的 应用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指标评价广州南部某三级综合医院术科恶性肿瘤化学治疗现状,为医院制定化疗患者收治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整理某医院2019年1月至12月术科及肿瘤科经CN-DRG分组器(2019版)分组进入RU14组的出院患者病案首页数据,应用总权重、时间消耗指数、费用消耗指数等描述术科的收治情况,应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时间消耗指数及费用消耗指数与不同科室的关系。结果 该院64.5%的RU14组患者收治在术科,以术后化疗为主。RU14组患者收治量位列术科收治量前列,但权重产出偏低。术科RU14组患者的时间消耗指数为0.77,肿瘤科时间消耗指数为1.05,经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术科时间消耗指数低于肿瘤科(t=-9.650,P<0.001);术科费用消耗指数为1.14,肿瘤科费用消耗指数为1.09,经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费用消耗指数与科室的关系无统计学意义(t=1.117,P=0.264)。结论 应用DRG指标分析术科收治恶性肿瘤化学治疗患者现状,能为科室发展提供重要指引。
  • 医院管理
    方金鸣,陶红兵
     目的 用博弈模型分析DRG制度对医院分解收费行为的影响。方法 通过分析分解收费的定义、博弈主体的行为策略、医院诊疗费用的结构,分别构建按项目付费下和DRG付费下医保对医院分解收费行为的监督博弈模型,求解得到博弈模型的均衡解。结果 在纳什均衡时,医院在按项目付费和在DRG付费下分解收费的概率相等,但其实质不同。因为在纳什均衡时,医保在DRG付费下的检查概率小于按项目付费下检查的概率,如果医保维持原检查概率,则医院分解收费的概率将下降。结论 DRG制度的改革,导致医院开展分解收费的动机降低,降低了医保对医院分解收费的监督压力,保方可以减少相应的行政投入,适当转移监督的重点方向。此外,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加大监管覆盖范围、加快科学定价的进程也可以减少医院的分解收费行为。
  • 医疗数据统计
    温福东,赵彬宇,苏月,王玉鹏
    目的 建立一个适用于预测中国布鲁氏菌病发病人数的时间序列模型,为该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的发病人数数据,分别建立SARIMA模型和prophet模型。使用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的数据对这2个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验证,应用RMSE、MAPE和MAE 3项指标比较模型预测的结果。选用预测精度较高的prophet模型对2023年5月至2024年4月的发病人数进行预测。结果 我国的布鲁氏菌病发病人数总体呈上升趋势,并于每年的6—7月达到顶峰,显示出明显的季节性趋势。相对于SARIMA模型,prophet模型的RMSE、MAPE和MAE值较低,表明prophet模型对于预测布鲁氏菌病发病人数具有更高的准确性。2023年发病高峰的预测峰值低于2021年和2022年的实际峰值。结论 prophet模型可以较好地拟合全国布鲁氏菌病的月报告发病人数,可用于短期预测。
  • 住院统计
    谢紫晴
    目的 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为减轻患者负担、制定相应医疗卫生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9—2022年北京市某三级综合医院慢阻肺住院患者的病案首页信息,通过描述性分析、秩和检验、相关分析及多因素回归分析,对患者住院费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结果 1 053例慢阻肺患者中男性(66.0%)多于女性(34.0%),60~89岁患者占比最高(82.8%),医保付费患者最多(88.2%),急诊入院患者(57.1%)高于门诊入院患者(42.9%),实际住院天数10~19 d的患者占比最高(45.3%)。慢阻肺患者高发季节为秋冬季(51.9%),常见合并症为冠心病(78.3%)、高血压(73.0%)、肺源性心脏病(48.5%)。住院费用中居前3位的依次为西药类(36.75%)、医疗服务类(29.57%)、诊断类(22.82%)。不同年龄、医疗付费方式、住院天数,是否合并高血压、冠心病、呼吸衰竭、肺源性心脏病,是否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呼吸机辅助治疗等患者间住院费用存在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表明年龄越大、住院天数越长、合并症数量越多、使用抗菌药物和呼吸机治疗,住院费用越高;相对于医保患者,公费医疗方式与住院费用呈正相关(P<0.05)。结论 应加强健康宣教,对老年患者、有心血管疾病史的慢阻肺患者早期筛查和干预,利用多学科诊疗模式和完善临床路径规范诊疗流程、合理缩短住院日,减少医疗资源浪费、减轻患者经济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