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全文下载排行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综 述
    郝攀峰,潘澍泽,秦林原,武晓岩
    代谢组学是研究生物体内所有小分子代谢产物的学科领域。其利用先进的技术平台如质谱和核磁共振等,可以全面、高通量地检测代谢物,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发病机制研究和个性化治疗提供新思路。由于代谢组学数据具有多样性、高维度、动态性、噪声和变异性等特点,为其数据分析方法研究提出了严峻挑战。本文拟通过归纳总结近年来主要的机器学习法尤其是其改进方法在代谢组学数据统计分析中的进展,为进行有效的数据分析,充分发挥代谢组学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提供重要依据。
  • 住院统计
    谢紫晴
    目的 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为减轻患者负担、制定相应医疗卫生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9—2022年北京市某三级综合医院慢阻肺住院患者的病案首页信息,通过描述性分析、秩和检验、相关分析及多因素回归分析,对患者住院费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结果 1 053例慢阻肺患者中男性(66.0%)多于女性(34.0%),60~89岁患者占比最高(82.8%),医保付费患者最多(88.2%),急诊入院患者(57.1%)高于门诊入院患者(42.9%),实际住院天数10~19 d的患者占比最高(45.3%)。慢阻肺患者高发季节为秋冬季(51.9%),常见合并症为冠心病(78.3%)、高血压(73.0%)、肺源性心脏病(48.5%)。住院费用中居前3位的依次为西药类(36.75%)、医疗服务类(29.57%)、诊断类(22.82%)。不同年龄、医疗付费方式、住院天数,是否合并高血压、冠心病、呼吸衰竭、肺源性心脏病,是否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呼吸机辅助治疗等患者间住院费用存在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表明年龄越大、住院天数越长、合并症数量越多、使用抗菌药物和呼吸机治疗,住院费用越高;相对于医保患者,公费医疗方式与住院费用呈正相关(P<0.05)。结论 应加强健康宣教,对老年患者、有心血管疾病史的慢阻肺患者早期筛查和干预,利用多学科诊疗模式和完善临床路径规范诊疗流程、合理缩短住院日,减少医疗资源浪费、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 住院统计
    陈静静,师雯琦,陈晓东,陈晓霞,刘子锋,邓淑敏
    目的 探讨某医院抑郁症患者次均住院费用结构及重要性排序,为改善患者住院费用结构及有效控费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8—2023年广州市某三甲医院抑郁症患者住院费用资料,运用结构变动度和新灰色关联分析评价各项费用与次均住院费用的关联程度、构成比及变化情况。结果 2018—2023年抑郁症患者次均住院费用先逐步上升后降低,诊断费、检查费占比持续上升,护理费、药品费占比持续下降。2018—2023年次均住院费用结构变动度为33.84%,年均结构变动度为5.64%。结构变动贡献率前3位是药品费(26.77%)、诊断费(23.43%)和医疗服务费(19.77%),累计贡献率达69.97%。新灰色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对抑郁症患者次均住院费用影响最大的为治疗费(0.939),其次为诊断费(0.883)、检查费(0.866)和医疗服务费(0.817)。结论 治疗费、诊断费和检查费是影响抑郁症患者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护理费和药品费收入持续降低。建议持续优化费用结构,建立合理稳定高效的控费方案。
     
  • 住院统计
    孙丽
    目的 对某三级综合医院住院死亡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了解住院死亡患者死因谱的发展变化情况,为医院疑难危重病例救治能力评估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利用该院病案统计管理系统收集2020—2022年全部住院死亡病例住院信息,按照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ICD-10)进行疾病分类,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 23.0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20—2022年,该院出院总人次为306 756人次,住院死亡总人数为1 522人,病死率4.96‰;3年间病死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各年份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470,P<0.001)。男性患者病死率6.35‰,女性患者病死率3.57‰,男性患者病死率高于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501,P<0.001)。不同年龄组间病死率存在差异,病死率最高的组别为小于28 d的新生儿组,病死率为30.91‰,其次是≥80岁年龄组,病死率为17.84‰,不同年龄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367.76,P<0.001);住院患者死亡原因顺位前3位分别为循环系统疾病(24.24%),呼吸系统疾病(21.16%),恶性肿瘤(20.83%);不同年龄组死因构成不同,新生儿组(小于28 d)主要死因为特发于围生期的呼吸疾患,主要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和新生儿窒息;28 d~<1岁组死于呼吸系统疾病的人数最多,20~79岁组主要死因为恶性肿瘤和循环系统疾病,≥80岁以呼吸和循环系统疾病为最主要死因。结论 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恶性肿瘤是该医疗机构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医疗机构应根据死因分布情况,加强相关疾病防治工作,开展健康干预和健康教育,降低高危人群的发病风险;同时针对不同疾病特点,优化诊疗流程,加强医疗资源配置,持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
  • 住院统计
    叶万玲,卢伟锋
    目的 了解海南省某三甲医院呼吸系统住院疾病构成及变化情况,为疾病的科学防治、医疗资源的动态调配以及学科的发展规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9—2023年海南省某三甲医院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患者的病案首页信息,按照ICD-10分类标准进行疾病分类,对住院患者性别、年龄、疾病分布及季节分布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9—2023年住院患者共25 003例,男女比例1.60∶1;住院患者主要以中老年人为主,最少的是儿童和青少年,但两者的构成比逐年增加;冬季住院患者最多,秋季最少;住院疾病顺位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流行性感冒和肺炎始终处于第1位,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呈逐年下降趋势,呼吸系统的其他疾病呈逐年上升趋势;住院疾病以流行性感冒和肺炎(48.2%)为主,在婴幼儿(0~3岁)住院疾病中占比最高(81.9%),少年(7~17岁)最低(37.3%)。结论 应加强健康宣教,提高疾病认知,视疾病分布情况动态调配医疗资源,同时加强儿科、老年病科和呼吸内科等专科的学科建设及专病管理。
  • 住院统计
    梁丹梅,龚小玲,卢婷,陈梦婷,黄庆文
    目的 了解某院择期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的影响因素,为医院加强围手术期管理,降低术后病死率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从某三甲综合医院病案首页管理系统检索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施行择期手术的患者信息,并从主要诊断、手术方式、手术科室和术后病死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20—2022年该院施行择期手术患者81 722例,其中术后死亡患者103人次,择期手术患者病死率0.13%;择期手术死亡患者原发疾病系统的前3位分别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和先天性疾病,占比为85.43%;择期术后死亡患者主要手术类型依次为心脏类手术、主动脉手术和颅脑手术,占比为46.07%;术后死亡病例主要集中在心胸血管外科重症、心血管内科、血管外科、神经外科、介入科;主要死因为手术并发症,占比44.66%,其次分别为原发疾病加重和术后突发其他疾病,占比分别为32.04%和23.30%。结论 相关手术科室加强围手术期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的管理,职能部门对择期术后患者死亡较多的科室,开展专项管理,对降低择期手术患者术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 住院统计
    曾祥嫚
    目的 分析年龄和术式对肺癌手术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方法 以宁波市某三甲医院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主要诊断为肺癌(C34.)的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诊断相关分组(DRG)入组情况进行分析。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从年龄和术式对DRG组中患者费用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 2 489例肺癌手术患者均被分到了EB1胸部大手术组。EB11胸部大手术,伴严重并发症与合并症组年龄和术式对患者费用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P>0.05)。EB13胸部大手术、伴一般并发症与合并症组,EB15胸部大手术、不伴并发症与合并症组60岁以上患者住院费用显著高于60岁以下患者(P<0.05)。随着年龄的增加,住院费用增加,医院医保亏损金额越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B13组除肺叶切除与全肺切除住院费用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余术式间患者住院费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B15组除肺叶部分切除、肺叶切除均与全肺切除住院费用无差异外,其余术式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手术切除范围增大,住院费用增高,医院医保亏损越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癌手术患者住院费用受年龄和手术术式的影响较大,在DRG分组方案优化时,应提高与临床的契合度,在充分考虑临床实际情况下进一步细化。
  • 医院管理统计
    陈安琪,曾翔
    目的 对江苏省公立医院运行指标数据开展分析,以期为优化江苏省公立医院的医疗资源配置与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测算并分析2015—2022年江苏省分城市的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的运行效率。结果 2015—2019年江苏省公立医院的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及综合效率均为1,皆为DEA强有效,规模报酬不变;2020—2022年,除2021年的技术效率为1外,其他的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综合效率分均小于1,3年间在规模与综合效率上均处于非有效状态。2015—2022年苏州市、镇江市、宿迁市3个城市规模报酬系数均为1,其他地区有规模递增或者递减的波动。结论 江苏省公立医院运行效率存在时间与地区差异,发展不均衡,多市公立医院医疗资源与规模配置仍有优化空间。
     
  • 医院管理统计
    戴石元,聂钊,沈权平,闵定玉,陈英,余奇迪,敖爽
    目的 对比研究医院实施DIP付费改革措施前后住院费用等指标变化,分析和评价医疗服务绩效。方法 纳入某院未实施DIP付费改革措施的2023年1季度数据和实施DIP付费改革后的2024年1季度数据,对比住院费用和医疗服务绩效变化。结果 DIP付费改革后,患者住院总费用和自付费用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务性费用占比明显提高,CMI、DRG总量、时间消耗指数、费用消耗指数、低风险死亡率等医疗服务绩效指标均优于改革前。结论 DIP付费改革后,医院住院费用控制良好,患者自付费用降低,住院费用结构合理,同时医疗服务绩效水平有明显提高。
  • 卫生调查
    杨茂林,郑永均,梁景荣,余伟昌,林海,张楠祥,谌思阳,罗浩,张晋昕,李海燕
    目的 评价一项“基于用药现状设计的社区医生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培训”的培训效果,并探索影响社区医生培训效果的因素,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社区医生培训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参加培训社区医生的基本情况、培训前后的高血压合理用药知识水平和培训满意度。对参加培训的社区医生的基本情况和培训满意度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对培训效果进行比较,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培训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 相较于培训前,培训后高血压合理用药问卷的错题数显著减少[减少题目数M(P25,P75)为6(4,9),P<0.05]。学历、婚姻状况和培训前错题数是培训效果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社区医生的既往培训机会、主观评价和专业知识掌握度与培训效果显著相关(P<0.05)。结论 本次培训效果较好,大多数社区医生对本次培训非常满意,表明基于现状分析结果和参考国内相关指南量身定制的培训,能有效提升社区医生高血压相关合理用药知识水平。
  • 医院管理统计
    杨万洪,陈静,李安,李均扬,江宜珍
    目的 探讨尊重型领导、心理安全感与员工满意度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医院管理者提高员工满意度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尊重型领导量表、心理安全感量表和员工满意度量表对员工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及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结果 尊重型领导量表总分为(45.82±10.25)分,心理安全感量表总分为(17.31±3.43)分,员工满意度量表总分为(26.90±5.88)分;Person相关分析显示3个变量之间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绝对值在0.335~0.583之间(P<0.01);尊重型领导对于员工满意度没有直接预测作用(β=0.05,P>0.05),尊重型领导对于员工满意度的间接效应系数为0.35,总效应系数为0.40,中介效应占比87.5%,表明尊重型领导通过心理安全感间接作用于员工满意度。结论 心理安全感在尊重型领导与员工满意度间起中介作用。管理部门可评价各级领导对下属的尊重表现,倡导尊重型领导,并提高员工心理安全感和满意度。
  • 医院管理统计
    张佳丽,王丹亮,邱小辉
    目的 探讨临床护士差序氛围感知的潜在剖面类别及其对工作退缩行为的影响,以期能为临床护士的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于2023年1—4月在浙江省温州市选择2所三级甲等医院的临床护士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基本资料调查表、差序氛围感知量表和工作退缩行为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392名临床护士纳入研究,临床护士差序氛围感知得分为(41.15±8.07)分。3个潜在剖面类别的模型拟合效果最佳,分别为得分较低的局内人(28.06%),中间水平的中间人(41.07%)和得分较高的局外人(30.87%);不同职称、人事关系和月收入的临床护士,其差序氛围感知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退缩行为得分为(18.13±3.39)分,不同差序氛围感知潜在类别的临床护士,其工作退缩行为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883,P<0.0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局内人和中间人的工作退缩行为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局外人与局内人、局外人与中间人之间的工作退缩行为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护理管理者应关注差序氛围感知对工作退缩行为的影响,努力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创建和谐的科室工作氛围,并给予临床护士充分的支持和关心,以降低其差序氛围感知水平,减少其工作退缩行为。
  • 统计软件应用
    贾梅霞,许丹圆,宁星,罗燕,姜鹤,徐俊
    目的 介绍利用FineReport实现医院信息化报表统计,解决医院信息数据“孤岛”问题,减少重复性的信息数据整合工作,提高医院管理决策效率,降低时间和人力成本,实现精细化运营管理。方法 基于FineReport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数据库连接,报表设计,报表发布,权限管理,访问控制。结果 已授权的用户可直接访问报表进行数据查看、下载、分析,之后将可以一直沿用,无需重复设置。结论 基于FineReport实现医院信息化报表统计可以打破各部门间的“信息孤岛”,实现长期的信息资源共享、对数据的充分利用、高效分析和精细管理。
  • 卫生调查
    林兵思,卢慧芳,叶佩芝
    目的 探讨某三甲医院临床护士循证实践实施氛围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护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23年2—3月采用便利抽样法,应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循证实践实施氛围量表、实施领导力量表及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浙江省温州市某三甲医院373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临床护士循证实践实施氛围得分(2.88±0.73)分;临床护士循证实践实施氛围得分,在不同受教育程度、技术职称、聘用形式、是否参加过循证培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护士循证实践实施氛围与实施领导力、一般自我效能及各维度呈正相关(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实施领导力、技术职称、自我效能、是否参加过循证培训进入回归方程,可以解释总变异的29.7%。  结论 三甲医院临床护士循证实践实施氛围有待提高,护理管理者应重视循证实践实施氛围的营造,提供系统、规范的循证护理培训,提升临床护士循证实践实施氛围感知。
  • 卫生调查
    刘文娟,韩霞萍,陈美娟
    目的 调查分析护士给药接近失误报告障碍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2023月10月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应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护士给药接近失误报告障碍量表和护士组织氛围感知量表对285例临床护士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护士用药接近失误报告障碍总均分为(3.80±0.51)分(量表总均分1~6分,分值越高表明报告障碍越严重);护士组织氛围感知的总均分为(3.16±0.45)分(量表总均分为1~4分,分值越高表明护士感知到的组织氛围越好)。护士用药接近失误报告障碍总均分在工作年限、职称、职务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护士给药接近失误报告障碍与护士组织氛围感知总均分及其各维度均呈负相关关系(r=-0.558,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工作年限、职称、职务和组织氛围感知是护士用药接近失误报告障碍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护士给药接近失误报告障碍和临床护士组织氛围感知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护士给药接近失误报告障碍受工作年限、职称、职务和科室组织氛围的影响,良好的科室组织氛围能降低护士给药接近失误报告障碍。
  • 医疗数据统计
    霍康明, 崔明湖, 张中文
    中国医院统计. 2024, 31(6): 401-40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253.2024.06.001
    目的 评估精神分裂症与药物滥用和酒精使用障碍的因果效应,明确疾病与行为之间的因果关联,为改进临床治疗、改善预后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案。方法 使用精神分裂症、药物滥用和酒精使用障碍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的汇总统计数据,在满足孟德尔随机化工具变量三大假设的条件下,剔除具有混淆因素的工具变量,并对数据进行方向协同处理。以逆方差加权法为主要分析方法,加权中值法、MREgger法、简单模式和加权模式为补充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运用 CochranQ检验、MR-Eggerintercept分析和 leave-one-out法进行敏感性分析,检验其异质性和多效性,评估结果的稳定性与可靠性。结果 为排除弱工具变量影响,使工具变量与暴露强相关,采用比以往研究的 P值阈值(5×10-8 )更严格的 P值阈值(5×10-10 ),共纳入 64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作为工具变量。逆方差加权法估计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药物滥用的风险(OR)是一般人群的 1.19倍(95% CI:1.126~1.261,P=1.499×10-9 ),其他 4种分析方法的结果也表明精神分裂症会增加药物滥用的风险。对于精神分裂症与 2组酒精使用障碍的数据,逆方差加权法评估精神分裂症患者患酒精使用障碍的风险(OR)分别是一般人群的 1.17倍(95% CI:1.105~1.239,P=7.398×10-8 )和 1.13倍(95% CI:1.072~1.187,P=3.124×10-6 )。加权中值法、简单模式和加权模式的评估结果同样为精神分裂症会增加酒精使用障碍的风险提供了证据。结论 精神分裂症与药物滥用和酒精使用障碍存在正向因果效应,为后续的临床研究提供了重要思路和依据。
  • 住院统计
    蔺展, 马跃申, 杨凤昆, 张峻峰, 鲜伊丹, 刘萱, 黄慧杰, 张晓燕, 董静然, 崔壮, 宋振, 李长平, 高挺之
    中国医院统计. 2025, 32(2): 130-13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253.2025.02.009
    目的了解DRG支付改革政策实施前后天津市糖尿病患者住院情况及其费用构成变化趋势,分析DRG政策改革成效及可能存在的问题。方法基于2021—2023年天津市DRG实施前后医保结算数据,采用结构变动度(degree of structure variation,DSV)、灰色关联(grey correlation analysis,GRA)和中断时间序列(interrupt time series,ITS)分析,研究DRG政策对糖尿病患者住院情况及费用的影响。结果相比改革前,改革后糖尿病住院患者急诊入院率上升(P<0.001),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综合医疗服务费、药品费、卫生材料费以及个人负担均降低(P<0.001)。DSV和GRA分析结果显示,影响糖尿病患者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是检查费、化验费、综合医疗服务费和药品费。ITS分析结果显示,DRG改革后患者次均住院费用平均下降281.50元(P<0.001),月增长速度由改革前56.15元逆转为-42.51元(P<0.001),个人负担降幅增加(P<0.001)。除检查费外,各项住院费用构成增长趋势均逆转(P<0.001)。其中综合医疗服务费降幅最大,月增长速度由改革前21.68元逆转为-17.23元(P<0.001),其次为药品费、化验费和卫生材料费。结论天津市DRG支付方式改革成效显著、降本增效成果明显,有效降低了患者经济负担。但急诊入院率的升高和仍不合理的费用结构,提示DRG改革仍需进一步优化。
  • 疾病分类
    陈美玲, 李磊, 王佳静, 马静, 王中菲, 万钢
    中国医院统计. 2024, 31(6): 457-46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253.2024.06.011
    目的 依据费用结构对住院患者的病种进行分类,为控制医疗成本和优化医疗收入结构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 2023年 1月至 2024年 6月住院患者病案首页信息,提取住院费用明细,以出院主要诊断的 ICD-10疾病诊断编码为病种划分依据,使用 K-means聚类分析将各病种按照费用结构进行分类,分析各类别病种的费用结构特点。结果 基于费用结构将患者病种分为 4类,1类病种是耗占比较高的疾病分类,主要包括肾积脓、输尿管结石和不稳定性心绞痛等病种;2类病种诊断类费用占比最高,主要包括其他和未特指的肝硬变,酒精性肝硬变、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不伴有 δ因子)等病种;3类病种各项费用占比较均衡,主要包括泌尿装置的安装和调整、未特指的肝恶性肿瘤、医疗性流产(无并发症)等病种;4类病种药占比相对较高,主要包括其他特指的医疗照顾、慢性肝衰竭、肿瘤化学治疗疗程等病种。结论 耗占比或药占比高虽有病种本身治疗要求的原因,仍需从采购、使用和管理等多个环节入手降低费用,以实现医疗费用的有效控制和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
  • 医院管理统计
    杨蕾, 刘硕, 马先莹
    中国医院统计. 2025, 32(1): 1-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253.2025.01.001
    目的 分析肺癌手术患者住院费用内部构成及变化,探讨住院费用主要影响因素,预测住院费用的趋势, 为降低肺癌患者住院医疗负担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收集某三甲医院2018—2022年肺癌手术患者住院病案首页信息; 运用新灰色关联与结构变动度分析法,研究住院费用内部结构变化以及相互间关联程度;通过单因素分析、多元线性回 归分析探讨住院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运用GM(1,1)模型预测2023—2025年住院费用。结果 (1)2018—2022年该 院肺癌手术患者住院次均费用逐年下降,年均降低6.67%;(2)药品类、诊断类和手术治疗类是住院费用结构变动的主 要因素,累积结构变动度为33.76%,累积贡献率为86.23%;(3)关联度排名前3位的依次是材料类(0.952)、综合医疗 服务类(0.843)、诊断类(0.697);(4)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越高、并发症/伴随症个数越多、医疗付款方式为城镇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住院天数越多是肺癌手术患者住院费用增高的影响因素(P<0.05);婚姻状态为丧偶与离婚、急诊 入院是肺癌手术患者住院费用降低的影响因素(P<0.05);(5)GM(1,1)模型预测住院费用未来3年会进一步下降。 结论 该院肺癌手术住院费用控制有所成效,在控制药类费用方面成效显著,体现医护人员劳务价值的手术治疗类费用 提升,诊断类、材料类费用是该院下一步控制住院费用的抓手;临床可通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科学减少住院天数进 一步降低肺癌手术患者住院费用。应采取综合措施优化患者住院费用构成,强化对可控因素的管理,降低肺癌手术患者 住院医疗负担
  • 医疗数据统计
    姚莉莉, 徐锦龙, 任柳芬, 马卫成, 李娇, 唐梓椋
    中国医院统计. 2025, 32(2): 104-11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253.2025.02.005
    目的 系统评价达格列净对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糖脂代谢影响。方法 检索达格列净对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糖脂代谢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RCTs),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评价研究质量,并使用 RevMan5.4.1进行评价。结果 纳入 23项研究,共 2107例患者。Meta结果显示:对血糖的影响,与对照组比较,达格列净明显降低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 HbA1c、FBG、PBG、HOME-IR,明显提高 HOME-β,但对 ΔFIns影响不大;对血脂的影响,与对照组比较,达格列净明显降低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 TC、TG、LDL-c,明显提高 HDL-c;对血压的影响,与对照组比较,达格列净明显降低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 SBP、DBP;另外,与对照组比较,达格列净可明显降低 BMI,且 ADR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达格列净可显著改善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糖脂代谢,且安全有效,但鉴于纳入研究有一定的局限性,还仍需设计良好的大规模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来验证。
  • 住院统计
    曾添福, 吴巧莉, 童霄毅, 马戈
    中国医院统计. 2025, 32(2): 136-13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253.2025.02.010
    目的回顾分析某三级综合性医院住院死亡病例,以了解和掌握近年来某院住院病人的死亡情况及其原因,为医院提供科学合理的管理依据。方法收集某三级综合性医院2021-2023年住院死亡病例,从年龄、性别、科室、死亡疾病诊断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医院2021-2023年死亡病例819例,总住院病死率0.58%,男女比例1.96:1,60岁及以上占比82.42%,死亡科室主要以ICU、心血管内科、呼吸科、神经外科为主,疾病前3位为肿瘤、循环系统及呼吸系统疾病。结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重,肿瘤、循环系统及呼吸系统疾病成为本院住院死亡的主要原因,老年患者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
  • 病案统计
    杨娜, 于燕
    中国医院统计. 2025, 32(2): 140-14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253.2025.02.011
    本文通过对消化内科肠息肉病案的主要诊断、主要手术的填写和编码质量进行分析,探讨其对DRG入组 的影响。结合DRG分组结果,分析编码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修正编码前后DRG入组的变化。研究发现,造成编码错误的主要原因有临床医生对主要诊断选择填写不重视、编码员临床知识和编码水平能力不足以及病理报告回归时间滞后等。因此,建议加强临床医生的病案首页填写规范化培训、提升编码人员的专业水平、强化医院质控流程,建立监督反馈机制等,以提高编码的准确率和DRGs入组正确率,为DRGs支付和医院提供准确的数据信息。
  • 住院统计
    林锐维
    中国医院统计. 2024, 31(6): 425-42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253.2024.06.005
    目的 分析 2016—2022年某三甲综合医院住院死亡病例主要病种构成,为医院进一步降低病死率提供依据。方法 从某三甲综合医院的电子病历系统中提取 2016年 1月 1日—2022年 12月 31日住院患者的姓名、性别、年
    龄、出院诊断、疾病编码等病案首页数据,以国际疾病分类 ICD10为标准,运用 Excel2016和 SPSS25.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6—2022年间,死亡人数 3777,病死率 1.14%,其中男性病死率(1.60%)比女性(0.73%)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 2=564.778,P<0.001)。随着年龄的增长,病死率逐渐升高,其中 90岁及以上的病死率最高(5.09%),70~79岁年龄段的死亡人数最多。死因顺位排名前3的分别是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结论 关注男性群体和老年群体的健康状况,加强健康知识宣传。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是主要的死亡因素,应加强相应科室的人才建设和技术创新,降低病死率。
  • 综 述
    张正, 张莉芳, 刘彦廷, Mridul Roy, 路平, 张敏
    中国医院统计. 2024, 31(5): 393-40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253.2024.05.014
    2024年 2月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的研究团队在《临床医师癌症杂志》(CA:ACancerJournalforClinicians)发布《2022全球癌症统计报告》。该报告涵盖来自全球 185个国家和地区的 36种癌症最新发病和死亡数据,并对 20个地区 10种主要癌症的发病率趋势、影响因素以及全球癌症防治前景进行分析,基于全球人口趋势预测 2050年沉重的癌症负担,强调癌症防控投入的迫切性。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医院团队对该报告进行了梳理,结合中国主要癌症的流行趋势与疾病负担对该报告进行简要解读。
  • 住院统计
    李嘉芮, 梁健聪, 莫新
    中国医院统计. 2025, 32(2): 124-12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253.2025.02.008
    目的分析某精神专科医院2013-2022年出院患者疾病谱的变化,重点探讨新冠感染疫情对特定精神疾病———通常在童年和青少年期发病的F98的影响,为精神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医院的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广东省医疗机构病案统计管理系统导出某精神专科医院2013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精神科出院患者的住院病案首页信息,分析各年度患者出院主要诊断的构成比、变化趋势及与疫情相关的差异变化。结果精神分裂症 (F20)在10年内稳居疾病谱顺位第1,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26~35岁这一年龄段达到最高峰。特别值得关注的是, 自疫情以来,通常在童年和青少年期发病的F98病例数显著上升,尤其在女性患者中更为明显,该增幅在统计学上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医院应根据疾病谱变化和住院人数增长,调整专业设置,重点加强精神障碍科、情感障碍科、临床心理科和青少年亚专科的建设。同时,应为女性青少年提供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支持,并推动公共卫生政策和教育系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早期干预,以缓解疫情长期影响。
  • 综 述
    高梦瑶, 刘涛, 苏维强, 丁淑婷, 张震, 杨彬, 孔雨佳
    中国医院统计. 2024, 31(6): 473-48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253.2024.06.014
    目的 通过对癌症预后预测模型相关研究进行计量学统计及可视化分析,梳理近 10年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为癌症预后预测模型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 以 WebofScience、PubMed以及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为中英文检索源,基于 CiteSpace、VOSviewer软件及 R语言 bibliometrix包对 2013-01-01—2024-06-15期间中英文检索源中发表的关于癌症预后预测模型的文献进行分析和可视化图谱的绘制。结果 通过 CNKI数据库检索,共获取 1341篇中文文献,经过去重后,保留 1322篇有效文献。通过 WOS和 PubMed数据库检索,分别得到 2069篇和 3284篇英文文献。经合并与去重处理后,英文文献总计保留 4908篇有效文献。2013—2024年总体发文趋势呈上升状态,英文文献发文量最多的国家为中国(2270篇),发文量最多的机构为复旦大学(268篇),而中文文献发文量最多的机构仅 5篇。发表中文文献最多的作者是王德斌(5篇)、柴静(5篇)和刘洋(5篇),发表英文文献最多的作者是 WangWei(24篇)。中英文文献高强度突现词均为乳腺癌(中文突现强度:8.95,英文突现强度:11.06),聚类结果显示结直肠癌、膀胱癌、前列腺癌、机器学习等的相关研究较为突出。结论 癌症预后预测模型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关注,涵盖更多的癌症类型和更丰富的研究方法,机器学习算法被更多的使用,而列线图将结果可视化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在癌症预后预测领域的应用有望成为具有潜在前景的研究方向。国家、机构和作者间的普遍合作关系尚未建立,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合作以实现学术的深度交融。铁死亡和铜死亡的抑癌机制得到更多关注,具有广阔的临床研究前景。
  • 综 述
    唐梓椋, 李娇, 徐锦龙, 马卫成
    中国医院统计. 2025, 32(3): 233-24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253.2025.03.012

    目的 系统评价含黄芪-茯苓的中药汤剂(HF-D)治疗肾病综合征(NS)的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 检索维普、知网、万方、中国生物医学、PubMed、Embase、Cochrane数据库,筛选2010年至2023年期间HF-D方治疗NS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Cochrane风险偏倚工具评估文献质量,利用ReviewManager 5.3、Stata 12.0及R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 按照PRISMA 2020标准报告研究结果,共纳入15篇RCT,涉及1538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 疗效指标: - 试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RR=1.21,95%CI:(1.13,1.29),P<0.01];  试验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RR=0.38,95%CI:(0.22,0.66),P<0.01]。 实验室指标:试验组24小时尿蛋白[MD=-1.20,95%CI:(-1.43,-0.97),P<0.01]、血肌酐[MD=-7.13,95%CI:(-13.15,-1.10),P<0.05]、尿素氮[MD=-0.55,95%CI:(-1.04,-0.06),P<0.05]、胆固醇[MD=-1.51,95%CI:(-2.11,-0.91),P<0.01]、甘油三酯[MD=-0.74,95%CI:(-1.11,-0.36),P<0.01]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MD=5.65,95%CI:(4.03,7.27),P<0.01]。安全性指标: 试验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RR=0.41,95%CI:(0.28,0.62),P<0.01]。 发表偏倚分析: Egger检验显示24小时尿蛋白指标漏斗图对称性良好(P>|t|=0.7),但总有效率指标经剪补法分析提示存在潜在不可避免的发表偏倚。

    结论 HF-D方治疗NS具有一定疗效和安全性,但需更多大样本、高质量RCT进一步验证。

  • 医疗数据统计
    王吉付, 李志国, 张宇, 赵圣文, 胡乃宝, 魏飞
    中国医院统计. 2024, 31(6): 419-42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253.2024.06.004
    目的 分析 2021年中国死因监测系统监测点收集的恶性肿瘤流行特征,掌握我国居民恶性肿瘤寿命损失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并估计 2021年中国恶性肿瘤疾病负担情况。方法 以不同年龄和性别分组,用 Excel2021和SPSS26.0软件分析我国居民的恶性肿瘤死亡率和潜在减寿年数。结果 2021年我国死因监测系统中恶性肿瘤死亡率为 164.2/10万,中标率为 156.7/10万。潜在减寿年数和死亡率均为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及食管癌位列前 5位。2021年,我国居民因癌症死亡所造成的潜在减寿年数共计为 4575932人年,给全社会带来 3705.4亿元 GDP损失。结论 我国恶性肿瘤负担依旧较重,恶性肿瘤负担的地区差异、年龄差异和性别差异明显,完善癌症防治体系、推动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等措施,对于降低恶性肿瘤负担至关重要。
  • 医院管理统计
    潘友亮
    中国医院统计. 2025, 32(1): 14-1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253.2025.01.003
    DIP(按病种分值付费)和DRG(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支付模式的引入,标志着我国医保支付方式由 传统的“后付费”向“预付费”模式转变,对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和预算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分析了DIPDRG支 付改革对医院财务管理、病案管理、成本核算及信息系统等方面的影响,指出其促进了医院管理模式的系统性变革;其 次,基于流程管理理论,探讨了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路径,重点包括预算管理制度的完善、预算目标的明 确、预算管理流程的优化以及预算监督与评价机制的建立。通过调查和梳理相关文献,本文提出了针对DIPDRG支付 改革特点的预算管理体系优化策略,旨在提升公立医院在新支付模式下的运营绩效和财务管理水平,促进医院的高质量 发展
  • 医疗数据统计
    叶雪晴, 厉伟萍, 叶步云
    中国医院统计. 2025, 32(2): 98-10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253.2025.02.004
    目的 基于生化指标分析 2型糖尿病并发肾病的影响因素,并构建 Nomogram预测模型。方法 对并发组与非并发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进行观察,分析影响 2型糖尿病并发肾病的相关因素;构建 Nomogram预测模型并进行验
    证。结果 与非并发组患者相比,并发组患者 BMI、病程、CysC、HbA1c、BUN、Cr、hs-CRP、UA水平较高,FCP、HDL-C水平较低,存在胰岛素抵抗占比较高(P<0.05);BMI、病程、FCP、CysC、HDL-C、HbA1c、BUN、Cr、UA、hs-CRP的 AUC分别为0.702、0.696、0.609、0.690、0.626、0.806、0.647、0.607、0.689、0.655(P<0.05);BMI、病程、HbA1c、UA、胰岛素抵抗是 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肾病的影响因素(P<0.05);基于危险变量构建 Nomogram模型预测 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肾病的风险C-index为 0.753(95%CI:0.712~0.769),且该模型的风险阈值 >0.15;基于验证集 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UC为0.902(0.844~0.960);H-L拟合优度检验显示:χ 2=14.918,P=0.061(P>0.05)。结论 BMI、病程、HbA1c、UA、胰岛素抵抗是 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肾病的影响因素,构建的 Nomogram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和临床实用价值。有助于对患者并发肾病进行个体化、量化的评估。
  • 医院管理统计
    纪美好​, 石小兵, ​崔芳芳, ​张 绪 , 赵 杰
    中国医院统计. 2025, 32(2): 112-11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253.2025.02.006
    目的 了解我国互联网医疗收费现状及收费模式。方法 于 2023年 9月至 10月对全国 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内依托实体医疗机构建立的互联网医院医疗服务收费情况展开线上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互联网医院的收费依据及标准等进行分析。结果 54家调查的医院中,互联网医疗服务收费主要以咨询形式、医院等级和医生职级为依据,78.4%的医院的在线复诊费用在 10元及以下/例,不同级别医院不同职级医生的图文、语音、视频健康咨询费用均以 20元以下为主,44.4%的医院支持医保在线支付。结论 我国互联网医疗服务有待建立多层次复合型定价机制,健全互联网医疗收费监管,推进医保在线支付,保障互联网医疗服务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 卫生调查
    李杰, 黄潇锋, 肖羿莹, 张俊花, 任娜, 李海英
    中国医院统计. 2025, 32(2): 156-16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253.2025.02.014
    目的比较不同性别青少年痤疮患者的临床特点、初次就诊前半年护肤习惯、初次就诊前半年情绪状态,为个体化防治痤疮寻求临床依据和新思路。方法对2023年12月至2024年3月山东两所三甲综合医院皮肤科门诊的青少年痤疮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信息、临床资料、初次就诊前半年护肤习惯、初次就诊前半年情绪状态 等,比较不同性别青少年痤疮患者的差异。结果不同性别的青少年痤疮患者在初次发病年龄、初次就诊前半年护肤习 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痤疮患病部位、家族遗传史、初次就诊前半年的情绪状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少年痤疮患者就诊年龄及初次发病年龄男性小于女性。在初次就诊前半年护肤习惯方面,男性与女性护肤方式差别较大。在初次就诊前半年压力、焦虑、抑郁情绪方面青少年痤疮患者无明显性别差异。
  • 基础理论与方法
    岑鸿蕾, 赵雅烨, 叶俊杰, 马小红, 王锐, 覃泽臻, 莫志杨, 李峤, 唐咸艳
    中国医院统计. 2025, 32(2): 81-8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253.2025.02.001
    目的 加权综合反距离加权插值(IDW)、普通克里金插值(OK)和薄板样条插值(TPS)等多种单一空间插值模型的插值结果,拟合空间插值集成模型,为综合评估疾病的空间分布特征提供新思路与新方法。方法 以广西肝癌死亡数据为例,首先采用 IDW、OK和 TPS插值模型分别估计广西各县区的肝癌死亡风险,比较不同单一插值模型的估计偏差均值(MPE)、估计偏差均方根(RMSE)、拟合优度(R2 )和插值图拟合平滑性。随后,基于各模型的 RMSE生成权重,线性加权各单一插值模型,拟合集成插值综合模型,综合评估广西各县区肝癌的死亡风险。结果 IDW、OK和 TPS插值模型的结果不一致,模型各有优劣。MPE由小到大为 TPS(0.002)、OK(0.004)和 IDW(0.020),准确性 TPS优于 OK;RMSE由小到大为 OK(0.349)、TPS(0.362)和 IDW(0.390),变异性 OK优于 TPS;R2由大到小为 OK(0.47)、TPS(0.44)和 IDW(0.37),拟合精度 OK优于 TPS。集成插值综合模型综合了各模型的优势,克服了单一模型拟合的不稳定性,其 MPE为0.005、RMSE为 0.352、R2为 0.43。结论 IDW、OK和 TPS插值模型在插值估计疾病空间分布特征方面各有所长,但不同单一插值模型间的插值结果存在一定差异性。集成插值综合模型加权综合了多种模型的结果,消除了单一插值模型拟合结果的片面性和不稳定性,权衡了模型间的优劣,实现了模型间的优势互补,更能综合稳定地揭示疾病的空间分布特征。
  • 医院管理统计
    林振威, 吴风琴, 陈洁
    中国医院统计. 2024, 31(5): 358-36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253.2024.05.007
    目的 探讨 DRG绩效改革对某三甲医院的影响,为 DRG改革下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间断时间序列的方法,选取医疗费用、医疗收入结构和医疗服务质量相关指标,分析 DRG绩效改革对医院的影响。结果DRG绩效改革后,医院支付差每月增长165万元,费用消耗指数每月减少0.01,住院均费瞬时下降706元,药占比瞬时下
    降 2.69%,医疗服务占比瞬时上升 2.96%,Ⅰ类切口感染率瞬时下降 0.23%。但是,医院耗占比有增加趋势,门诊费用占比上升,伴严重并发症与合并症比例每月增加 1.54%。结论 实施 DRG绩效改革后,样本医院住院均费得到有效控制,费用结构更加优化,医疗质量有所提高;但耗材管理仍面临挑战,分解住院、高套编码的风险需要保持警惕,需要进一步完善 DRG绩效考核体系,合理设定费用管控指标,并加强对异化医疗行为监督、考核和引导
  • 住院统计
    郑银雄, 俞长荣, 吴晓云, 谭锐
    中国医院统计. 2025, 32(3): 209-21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253.2025.03.008

    目的:探讨准确描述疾病模式转换状态的方法,便于分析疾病模式转换产生的相关影响。

    方法:以多维向量相似性及距离度量理论为基础,构建疾病模式距离指数;利用2007—2022年深圳市住院病人病种结构数据,分析疾病模式转换的情况及其与住院次均费用的关系。 

    结果:以2007年为基点,深圳市住院疾病模式距离指数逐渐增大,到2022年达到20.93,提示疾病模式逐渐发生变化。其中,外伤中毒、妊娠分娩、传染病等占比下降,肿瘤、泌尿生殖疾病、肌肉骨骼和结缔组织疾病占比明显上升。疾病模式距离指数与住院次均费用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 = 0.9929,P < 0.01)。 

    结论:疾病模式可以用多维向量来表征,用度量向量距离的方法可以描述疾病模式间的相对关系。

  • 卫生调查
    尹家楠, 郑永均, 葛英烽, 杨朔, 丁罛龙, 冯洁贞, 黄翔, 林海, 张晋昕
    中国医院统计. 2025, 32(3): 214-21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253.2025.03.009

    目的 研究社区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对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广东省中山市三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管的高血压患者,开展随访研究。为患者发放家庭自测血压仪器,收集其家庭自测血压数据及在当地社区开具的降压药处方信息;设定2个时间段T₁(2022年)、T₂(2023年),提取患者每年服用降压药的依从性指标,并构建每年的血压控制效果指标;采用交叉滞后模型分析社区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与血压控制效果的纵向关联及预测关系。 

    结果 共纳入305位患者。在自回归路径下,服药依从性和血压控制效果在T₁和T₂时段之间的关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均呈正相关;在交叉滞后路径下,T₁时段的服药依从性可预测T₂时段的血压控制效果(β₁=-0.068,P<0.05),良好的服药依从性可减小血压超标程度。 

    结论 服药依从性和血压控制效果均具有一定稳定性,且服药依从性对随后时段的良好血压控制效果具有确切的预测意义。

  • 医疗数据统计
    关佐佳, 卢春燕, 曹秋丽
    中国医院统计. 2025, 32(3): 177-18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253.2025.03.003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hypopneasyndrome,OSAHS)患者认知功能的潜在剖面分类,分析认知功能分类不同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 2021年 4月至 2024年 4月在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 OSAHS患者 210例为研究对象,使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进行认知功能评分,通过潜在剖面分析认知功能类别的最优数量并命名,使用医院电子病例系统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认知功能分类不同的影响因素。结果 210例活动期 OSAHS患者的认知功能分类可分为 3个潜在类别,低认知功能型 54例(25.71%)、中认知功能-低记忆力型 86例(40.95%)、高认知功能 70例(33.33%)。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高认知功能型为参照,年龄(OR=1.043,95%CI=1.001~1.088)、OSAHS病情程度(OR=1.694,95%CI=1.069~2.685)、HSP70(OR=1.589,95%CI=1.006~2.509)是 OSAHS患者中认知功能-低记忆力型的独立影响因素;年龄(OR=1.117,95%CI=1.055~1.183)、吸烟史(OR=6.893,95%CI=2.518~18.867)、饮酒史(OR=4.972,95%CI=1.893~13.064)、OSAHS病情程度(OR=2.668,95%CI=1.441~4.942)、HSP70(OR=2.769,95%CI=1.484~5.168)、GABA(OR=0.940,95%CI=0.910~0.970)是 OSAHS患者低认知功能型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OSAHS患者认知功能潜在剖面分类存在一定的异质性,医护人员可重点关注 OSAHS患者年龄、生活习惯、病情及 HSP70、GABA水平,对患者进行细化分类,并采取相应措施以降低认知功能损伤。
  • 医院管理统计
    郝文杰, 石小兵, 何贤英, 李佳 , 陈昊天 , 崔芳芳
    中国医院统计. 2025, 32(3): 197-20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253.2025.03.006
    目的 了解全国互联网医院建设及运营情况,为相关政策的完善与互联网医院建设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对全国 8个省份 136所医疗机构进行问卷调查,收集 2022年度实体医院运营数据及依托实体医院建设的互联网医院的运营数据,采用 SPSS26.0软件分析数据,采用 Mann-WhitneyU检验对不同等级的互联网医院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136家医疗机构中,54家已建立互联网医院,占比 39.7%,其中 27.8%获得了政府投入,40.7%设置了独立的管理部门,85.2%达到了有效运行。2022年,有效运行的互联网医院接诊量中位数为 2万人次,相较于实体医院门诊量的 137万人次存在较大差距。互联网医院建设比例最高的前 3类业务系统为在线诊疗系统、电子处方与在线医嘱系统、处方审核与药品配送系统,分别为 83.3%、75.9%、75.9%。结论 我国互联网医院整体上尚未建立较为成熟的管理运营体系,财政支持力度不足,相比于线下医院的就诊规模,互联网医院的推广应用有待进一步加强。应加强政策引导,充分发挥医院主观能动性,确保资金投入,规范互联网运营管理体系,优化信息平台建设,提升患者就医体验与满意度。
  • 医疗数据统计
    殷欣, 常佳殷, 高菊林, 刘小敏, 辛霞, 党少农
    中国医院统计. 2025, 32(3): 161-16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253.2025.03.001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aintenancehemodialysis,MHD)肌肉质量和肌肉力量对于衰弱的影响。方法 于 2024年 1—5月调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 MHD患者。根据衰弱评估量表评估 MHD患者衰弱情况,使用人体成分分析仪及握力器评估肌肉质量(musclemass,SMI)及肌肉力量(musclestrength,HGS)。收集社会人口学特征、临床医疗资料、个人生活习惯等相关资料。采用 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肌肉质量和肌肉力量对衰弱的影响,基于路径分析法探讨肌肉力量在肌肉质量和衰弱之间的遮掩作用。结果 共调查 340名 MHD患者,其衰弱、低 SMI、低 HGS患病率分别为 43.5%、41.8%、39.1%。在 148名衰弱的 MHD患者中,45.3%同时伴有低 HGS和低 SMI。在调整了混杂因素后,肌肉力量是衰弱的保护因素。在总人群中,SMI→HGS→衰弱之间的遮掩效应显著,遮掩效应值为 -0.068(95%CI:-0.102~-0.041)。分组分析后,男性中遮掩效应值为 -0.069(95%CI:-0.112~-0.035);女性中肌肉质量对衰弱的作用可能被肌肉力量完全被遮掩,遮掩效应值为 -0.074(95%CI:-0.149~-0.007)。结论 增强肌肉力量与 MHD患者衰弱的减少显著相关。相较于肌肉质量,作为肌肉力量代表的握力更为重要。肌肉力量在肌肉质量与衰弱之间起遮掩作用。
  • 卫生调查
    何晓敏, 裴梦一, 刘靖宇, 王曰雷, 翟向明
    中国医院统计. 2025, 32(2): 145-15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253.2025.02.012
    目的通过对医养结合人才职业认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为提升医养结合相关人才职业认同及其职业化发展提供社会支持。方法以社会互动理论为研究基础,结合文献自主设计调查问卷,围绕研究对象的职业认知评价、互动影响、未来选择3个维度开展调查。结果当前医养结合人才的职业认同感整体不高,其中职业认知评价和未来选择维度在年龄、养老护理员证持有情况以及文化程度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需通过进一步强化社会互动、完善医养结合人才职业发展机制及提供个性化指导与服务等,提高医养结合人才的职业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