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8年, 第41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8-06-15
  

  • 全选
    |
    临床医学
  • 杜长岭, 石辉, 王建明, 孟涛, 任强, 徐闯, 刘明廷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18, 41(3): 161-16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测量股骨头空间移位参数,探讨Garden分型的不足,提出改良的Garden分型。方法 选取股骨颈骨折患者160例,其中包括GardenⅠ、Ⅱ、Ⅲ、Ⅳ型各40例,GardenⅠ型组包括不完全骨折者6例和嵌插型骨折者34例。利用患者双髋CT数据行三维重建,将健侧三维模型与骨折侧相配准,在两个模型上测量股骨头中心移位距离、股骨头凹最深点移位距离及股骨头空间移位角度;对四组患者股骨头空间移位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嵌插型股骨颈骨折平均股骨头相对移位角度为(18.06±10.77)°,30%(10/34),嵌插型骨折移位角度>20°;6例不完全股骨颈骨折通过CT扫描及三维重建发现仅3例为不完全骨折。GardenⅡ型组股骨头空间移位角度为(16.79±9.98)°,25%(10/40)患者股骨头移位角度>20°。GardenⅢ、Ⅳ型组股骨头中心空间移位距离分别为(14.36±5.61)、(18.77±5.45)mm。其中Ⅱ型组与Ⅰ型中嵌插型骨折组之间移位参数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ardenⅣ型组股骨头的空间移位参数与其他三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嵌插型股骨颈骨折定义为无移位型骨折具有较大偏差,嵌插型与GardenⅡ型空间移位无明显差别,Garden分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改良Garden分型更适用于临床。
  • 刘永, 李建民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18, 41(3): 165-16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LVIS支架辅助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及安全性,为颅内动脉瘤临床治疗及合理选择内支架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共43个动脉瘤)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经CTA或DSA确诊为颅内动脉瘤并均行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3个动脉瘤均成功栓塞。支架全部成功释放。术后即刻复查脑血管造影,结果显示:完全栓塞者27个(67.5%),近全栓塞者11个(27.5%),部分栓塞者5例(12.5%),栓塞有效率为87.5%。其中1例术中破裂,1例术后全脑梗死,死亡。术后6个月随访,mRS评分:0分者32例,1分者3例,2分者3例,3分者1例,良好率为95%。复查脑血管造影检查,完全栓塞87.5%,复发率10%。结论 应用LVIS支架辅助栓塞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办法。但需要更大样本的研究及长期随访结果进一步验证。
  • 张成杰, 安庆华, 郑玉明, 陈贵言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18, 41(3): 168-17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NF-κB、TNF-α、IL-1及IL-6的表达水平,研究采用丹红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干预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342例U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72)和观察组(n=170)。对照组行基础治疗与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行基础治疗与丹红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及各临床指标,并采用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6.2%)明显高于对照组(8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脂水平明显改善,TNF-α、IL-1及IL-6水平与NF-κB活性显著降低;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UAP患者应用丹红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干预后显著改善患者血脂、降低TNF-α、IL-1及IL-6水平与下调NF-κB活性。
  • 徐静, 葛汝丽, 侯一玮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18, 41(3): 171-17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对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血清中髓鞘碱性蛋白(MB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8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并设立健康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上加用mNGF,记录患者在治疗前、治疗14 d后的NIHSS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检测患者发病第3、14天血中MBP、NSE、VEGF浓度。结果 治疗14 d后,两组的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减低,但观察组较对照组的变化更显著(P<0.05)。脑梗死组血清中的MBP、NSE、VEGF均较健康组高,治疗14 d后血清中的MBP、NSE的表达均下降,VEGF表达上升,但观察组变化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mNGF能有效减低血清中MBP、NSE的表达,增加VEGF的表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在脑梗死的治疗中效果理想。
  • 陈景生, 李波, 龙伟东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18, 41(3): 174-17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替罗非班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肌灌注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肌钙蛋白T(cTnT)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2013年8月至2016年8月于某院确诊为ACS并行介入PCI术的80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n=40)采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抗血小板,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替罗非班组(n=40)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替罗非班。观察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及血栓形成情况。结果 治疗24 h后,患者hs-CRP、cTnT及TNF-α升高,但替罗非班组水平更低,P<0.05;两组术后20 min时心肌灌注血流分级及24 h内的出血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罗非班组介入术后血栓总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对于ACS患者介入术患者而言应用替罗非班效果显著,可改善炎症反应,降低血栓形成风险,值得推广。
  • 尹睿, 田东惠, 吴萌萌, 李春晓, 郑文涛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18, 41(3): 177-17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考察右美托咪定联合布托啡诺注射液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无创通气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II型呼衰患者接受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试验组60例,无创通气治疗过程中接受右美托咪定联合布托啡诺镇静镇痛;对照组60例,无创通气过程中接受咪达唑仑镇静。观察两组患者在无创通气过程中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呼吸频率(R)等生命体征指标的变化,及氧合指数、二氧化碳分压(PCO2)、PH值等生理指标的变化,并比较两组谵妄、气管插管发生率及住ICU时间等差别。结果 人机无创面罩正压通气6 h后,实验组患者二氧化碳分压和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平均动脉压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 <0.05);氧合指数二者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谵妄例数、镇静过深例数和气管插管例数均小于对照组,但每日平均达镇静目标时间长于对照组。结论 右美托咪定联合布托啡诺能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过程中同步性及依从性,提高无创通气效率,安全有效。
  • 桂千, 冯红选, 吴冠会, 程庆璋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18, 41(3): 180-18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联合检测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104例脑梗死患者,设106例对照组,测定血清LP-PLA2和CRP水平,分别比较两组间二者水平的差异;脑梗死组完成颈动脉彩超和头颅MRI检查,依据颈动脉彩超结果,分为无斑块组、稳定斑块组、不稳定斑块组,依据头颅MRI结果,分为小面积梗死组、中面积梗死组、大面积梗死组,比较不同性质斑块组间、不同面积梗死组间LP-PLA2和CRP水平的差异;最后研究脑梗死组LP-PLA2水平和CRP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脑梗死组LP-PLA2和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稳定斑块组、不稳定斑块组血清LP-PLA2和CRP水平明显高于无斑块组,不稳定斑块组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 (P<0.01),脑梗死患者面积越大,LP-PLA2和CRP水平越高(P<0.01),且脑梗死患者LP-PLA2和CRP水平呈正相关(r=0.334,P=0.001)。结论 联合检测LP-PLA2和CRP水平有助于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和梗死面积的判断。
  • 宫月荣, 李卫国, 郑华宾, 王琳, 曹晓宁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18, 41(3): 183-18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睑板腺囊肿刮除联合睑板腺挤压预防儿童睑板腺囊肿再发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科收治的178例儿童睑板腺囊肿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单纯睑板腺囊肿刮除术组83例和睑板腺囊肿刮除术联合睑板腺挤压组95例。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手术部位仍有肿块未消退或消退后于原部位再次出现,或者眼睑其它位置出现新发的睑板腺囊肿均计为睑板腺囊肿再发。比较两组患儿睑板腺囊肿再发情况。结果 睑板腺囊肿刮除联合睑板腺挤压治疗组患儿再发率明显低于睑板腺囊肿刮除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儿童睑板腺囊肿,睑板腺囊肿刮除联合睑板腺挤压治疗可明显降低睑板腺囊肿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 高荣玉, 张杰, 孙先勇, 黄旭东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18, 41(3): 185-18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不同类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患者及药物干预后黄斑色素密度(MPOD)的改变、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的变化,从而探讨黄斑色素对视功能的影响,进而为黄斑变性患者的预防、诊断、治疗后的监控及随访提供新的临床指标。方法 收集2015年2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通过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和光学相关断层扫描(OCT)确诊为AMD的患者48例52眼,其中干性AMD患者24例24眼,视为A组;湿性AMD患者24例28眼,视为B组;其中男性28例,女性20例。视力0.1~0.5。根据是否口服叶黄素,随机分为A1(补充叶黄素)、A2、B1(补充叶黄素)、B2组,A1、B1为口服叶黄素组。所有患者补充叶黄素3个月。通过ZEISS Visucam 500 免散瞳眼底照相机MPD模式测量治疗前及治疗后的平均色素密度。同时,mf-ERG采用德国罗兰公司的视网膜电生理仪P1波1环振幅。评估黄斑色素对AMD患者视功能的影响。采用 SPSS17.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治疗前A1、A2组的MPOD分别为(0.223±0.135)du、(0.213±0.142)du,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1、A2组的MPOD分别为(0.266±0.189)du、(0.204±0.127)du,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B1、B2组的MPOD分别为(0.169±0.103)du、(0.157±0.137)du,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1、B2组的MPOD分别为(0.201±0.122)du、(0.132±0.097)du,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A1、A2组的P1波1环振幅分别为(60.42±18.545)、(58.45±20.1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1、A2组的P1波1环振幅分别为(75.53±19.86)、(62.72±20.31),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B1、B2组的P1波1环振幅分别为(47.44±16.58)、(47.26±16.0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1、B2组的P1波1环振幅分别为(58.11±16.22)、(50.49±14.41),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D随病变程度加重,黄斑色素密度降低,mf-ERG振幅降低;应用叶黄素,可有效改善黄斑色素密度,保护AMD患者视觉功能。
  • 孙芳, 杨智, 董景云, 唐丽玮, 刘晓娜, 许永波, 李高峰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18, 41(3): 188-18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全景超声成像技术在浅表组织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例浅表组织肿块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均为100例,两组分别采用常规超声检查和全景超声成像技术检查,观察比较其检查方法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的符合率。结果 两组结果相比较,实验组患者的诊断符合率99.0%(99/1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诊断符合率86.0%(86/10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浅表组织病变进行诊断时,全景超声成像技术的分辨率比较高,能显著提高临床诊断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宋宇, 于秋华, 张宇, 杨忠学, 侯玉东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18, 41(3): 190-19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用聚酰胺胺对钛表面改性,构建抗菌涂层并初步评估其性能。方法 通过聚酰胺胺在钛表面构建抗菌涂层,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谱仪(EDS)、接触角分析仪等分析表征,模拟体液浸泡检测体外生物活性,观察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早期和长期抗菌性能。结果 聚酰胺胺成功对钛表面改性且改性钛片有良好的体外生物活性,改性钛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有良好的早期和长期抗菌性能。结论 聚酰胺胺可以在钛表面构建良好的抗菌涂层。
  • 护理学
  • 陈步凤, 宋琼, 任瑞, 孙长华, 刘志婷, 苏婷婷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18, 41(3): 194-19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疾病认识度和知晓率的影响。方法 采取社区健康教育的干预方法,由本科以上学历和丰富临床经验的注册护士承担,定期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培训以增加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认知度和知晓率,包括高血压知识的宣教、高血压饮食、适量运动、合理用药、血压自测。综合护理干预12个月后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对两组患者进行高血压的认知度和知晓率比较。结果 社区综合护理干预明显提高了老年高血压患者疾病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在整个干预期积极配合社区护理工作,高血压健康知识的认知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疾病知识认知度和知晓率,改善患者健康行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牛晓桂, 高贵霞, 李化娉, 郭玲玲, 高盼盼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18, 41(3): 197-19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层流无菌床在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的作用,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复康提供有效新途径。方法 采用列表研究方法,选择2016年11月至2017年5月在我科住院,小于6月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 146人,随机分为干预组78例和对照组68例,两组患儿均进行常规治疗,对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医院感染发生率、抗生素使用率、药占比、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儿年龄和性别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感染发病率比较,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χ2=6.3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抗生素使用率(χ2=11.48,P<0.05)、药占比(χ2=9.52,P<0.05)、住院天数(Z=6.58,P<0.05)、住院费用(Z= 5.96,P<0.05)等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层流无菌床能有效预防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医院感染,降低抗生素使用率、药占比,缩短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
  • 药学
  • 陈彩云, 尹淑英, 林莺, 任燕, 李高天, 曹森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18, 41(3): 200-20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得槐米发酵液中芦丁和槲皮素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发酵法提高槐米中的芦丁和槲皮素含量。采用色谱柱为Phenomenex Gemini 5μ C18 110A (250 mm × 4.6 mm I.D.,5 μm);流动相为甲醇(B)-水(A)(0.05%甲酸)的溶剂系统线性梯度洗脱[0 min→15 min→20 min→25 min→26 min→36 min,甲醇-水(0.05%甲酸)比例为35:65→50:50→55:45→60:40→35:65→35:65];流速1.0 mL/min,槲皮素的检测波长254 nm,芦丁的检测波长为257 nm,柱温25℃。结果 芦丁和槲皮素在0.031~1 mg/mL质量浓度范围线性关系良好(R12=0.9997,R22=0.9991);精密度RSD分别为芦丁0.997%,槲皮素0.392%;稳定性RSD分别为芦丁0%,槲皮素0.05%;重复性RSD分别为芦丁1.405%,槲皮素1.649%;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芦丁93.90%,RSD 1.55%,槲皮素为98.55%,RSD 1.65%。3批槐米供试品溶液中芦丁的含量为(19.9199±0.1436)mg/g,槲皮素的含量为(0.6501±0.0089)mg/g。结论 检测方法准确可靠、简便,适用于槐米发酵液中芦丁和槲皮素的含量测定。
  • 李新新, 薄明香, 王真真, 胡丽敏, 王玉, 樊其忠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18, 41(3): 204-20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制备复方螺内酯凝胶,并建立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以卡波姆-940为凝胶基质,以螺内酯和红霉素为主要药物制备凝胶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螺内酯和红霉素的含量。结果 所制凝胶质地细腻,无色透明,粘度适中,pH值为7.0~7.5;螺内酯和红霉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251 6~5.032 μg·mL-1,0.577 2~11.54 μg·mL-1;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0.999 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80%(RSD=0.74%,n=9)、96.7%(RSD=2.60%,n=9)。结论 本制剂制备工艺简便可行,性质稳定,质量可控。
  • 综述
  • 刘祥, 金昌洙, 韩锋产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18, 41(3): 208-2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刘俸熙, 王玉良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18, 41(3): 211-21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连城锦, 姜兴岳, 王文明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18, 41(3): 214-21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短篇论著与经验交流
  • 翟佳丽, 蒋培洲, 樊城, 司博, 王佳伟, 杨儒, 刘莹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18, 41(3): 216-21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郝晶, 李云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18, 41(3): 218-21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刘燕, 陈金波, 董晓梦, 苏毅鹏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18, 41(3): 220-22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赵巧霞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18, 41(3): 224-22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闫彬, 李建军, 高进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18, 41(3): 226-22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王春燕, 王丽, 王爱芹, 张玉静, 张园园, 徐凌忠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18, 41(3): 228-22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个案报道
  • 刘君, 吴广利, 肖欣, 李静, 刘会娜, 蔡译苇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18, 41(3): 230-23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张青青, 赵斌, 马文彬, 王美玲, 贾瑞, 郑麒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18, 41(3): 232-23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宋君红, 于晓艳, 崔青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18, 41(3): 235-23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王利艳, 王鸽, 蔡军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18, 41(3): 238-24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